亞洲 | 歐洲 | 非洲 | 美洲 |
---|---|---|---|
序 地球 皇清一統輿地全圖 亞細亞 東洋二國 南洋濱海各國 南洋各島 東南洋各島 大洋海羣島 五印度 印度以西回部四國 西域各回部 |
歐羅巴 峩羅斯國 瑞國 嗹國 墺地利亞國 普魯士國 日耳曼列國 瑞士國 土耳其國 希臘國 意大里亞列國 荷蘭國 比利時國 佛郎西國 西班牙國 葡萄牙國 英吉利國 |
阿非利加 阿非利加北土 阿非利加中土 阿非利加東土 阿非利加西土 阿非利加南土 阿非利加羣島 |
亞墨利加 北亞墨利加冰疆 英吉利屬部 米利堅合眾國 北亞墨利加南境各國 南亞墨利加各國 海灣羣島 另序 |
標籤
《瀛寰志略‧南亞墨利加各國》
南亞墨利加巴西圖
南亞墨利加各國
可侖比亞【一作可侖巴,又作金加西臘】,南亞墨利加極北境也。西北至巴拿馬,與危地馬拉接壤,北距大西洋海,西距大洋海,東界英吉利新地,東南界巴西,西南界祕魯,縱橫皆約五千里。西境安達斯大山疊峙,有高峯二百餘丈。又有火峯,時吐煙燄。東境平原廣坦,河道縱橫,以阿利諾、馬加他為最大。海濱酷熱,水土不馴。內地漸高,溫平可居。明弘治十五年,西班牙遣其臣可崙尋新地【余按:可崙即哥倫布】,先取此土,建三部,曰新加拉那大【金加西臘,即新加拉那大之訛】,曰加拉架,曰基多,各置大酋領之。嘉慶十五年,部人波里瓦爾,率衆逐西班牙三部守臣。搆兵八年,西班牙不能克復,遂自立為可侖比亞國。道光十一年,仍舊三部,分為三國,曰新加拉那大,曰厄瓜爾多,曰委內瑞辣,各有酋長,不相統屬,戶口不繁,半皆西班牙流寓。俗偷惰,好賭博,田屋蕩盡勿悔。男女皆衣素,伉儷最篤。婦女不許人面,或闚觀,則挾刃相仇。土人別為種族,性悍獷而陰狠。地產加非、白糖、煙葉、靛餅。山產銀、銅。銀有四坑,取之不竭。河產金沙、珍珠、寶石。
新加拉那大國,在西北境。由巴拿馬一綫,與北亞墨利加相連,長約三千里,廣約二千五百里。地氣濕熱,北方為甚。田土腴沃,物產豐饒。地分十八部,曰波哥大,都城建於平原,與部名同。曰安的育基亞,會城名墨德零。曰內巴,會城同名。曰馬黎濟大,會城名紅大。曰波巴焉,曰巴斯多,會城皆同名。曰不哀那溫都拉,會城名義斯官德。曰說各,會城名基波多。曰巴拿馬,會城同名。曰委拉瓜,會城名三的亞哥委拉瓜。曰加爾達日那,曰蒙波士,曰三達麻爾大,曰里約合拉,曰冬日,曰邦不羅那,曰索各羅,會城皆同名。曰加薩那勒,會城名波勒。
厄瓜爾多【余按:據原文,應為「厄瓜多爾」之誤】,在新加拉那大之南,南界祕魯,東接巴西,縱橫皆約三千里。西界有連山,餘多平壤。地氣溫平,土田腴沃,貿易繁盛。地分八部,曰比晉乍,都城建山谷中,名基多。曰井波拉索,會城名約里邦巴【余按:據原文,應為「里約邦巴」之誤】。曰英巴不拉,會城名義巴拉。曰瓜亞基爾,會城同名。曰馬那比,會城名波爾多維也若。曰官加,曰羅沙,曰倭音【余按:此地今屬祕魯】,會城皆同名。
委內瑞辣,在二國之東。南界巴西,長約三千五百里,廣約二千五百里。大河橫帶國中,河北多平原,炎熱殊甚;河南多山,溫和可居。土田膴厚,物產極豐。地分十二部,曰加拉架,都城建山谷中,與部名同。曰加拉波波,會城名瓦棱西亞。曰馬拉該波,曰哥羅,曰都盧詩羅,曰美黎達,曰瓦黎那【余按:即今 Barinas】,會城皆同名。曰亞不勒,會城名亞沙瓜。曰瓜牙那,會城名昂哥斯都拉【余按:今名波里瓦爾城】。曰古麻那,曰巴爾塞羅那,會城皆同名。曰馬爾加黎大【余按:此為島嶼】,會城名亞松桑。
祕魯【或作庀魯,一作孛露,又作佰路,又作北盧】,南亞墨利加名國也。舊與玻利非亞合為一國,今分。北界可侖比亞,東界巴西,南界玻利非亞,西距大洋海,長約五千三百里,廣約二千六百餘里。安達斯大山自西北來,環國之西界如帶。山以西,浮沙浸海,斥磧不毛;山以東,橫嶺錯出,拓為平原,或高於平地百餘丈,故山下炎蒸,而嶺上恆積冰雪。其間膏腴之土,蔬穀皆宜。因地產金銀,舉國以攻礦為業,農事全荒,恆苦饑饉。其地自古為土番建國,風俗與墨西哥、可侖比亞同。西班牙既得可侖比亞,聞祕魯銀礦尤王,嘉靖三年,命比薩羅、亞爾馬哥羅等,懸軍深入。軍士或顛墜層崖,或失路餓死,顧以大利所在,堅不肯舍。已而抵其國都,番王不識戰鬬,懾於炮火,竄伏不敢與爭,國遂為西班牙所據。西人羣來攻礦,生聚日繁,鎮以大酋,歲收金銀益國用,所得多於墨西哥。嘉慶十三年,西班牙為佛郎西所困,屬藩多畔。祕魯欲畔,而畏西班牙兵多,猶豫不決。道光元年,與智利合兵,逐西班牙守者,遂自立為國,推擇長官理事,不立國王。居民皆西人苗裔,善待遠客,溫藹可親,惟好逸好賭,與可侖比亞同俗。貿易諸事,倩他國人為之。土人為西人所制,艱於衣食,能釀酒,終日沈醉。其物產金銀之外,兼產銅、鉛、水銀、胡椒、甘蔗、棉花、藥材、樹膠、顏料、香料。地分七部,曰利馬,都城建於利馬河濱,與部名同。曰阿勒基巴,曰不諾,曰古斯各,會城皆同名。曰阿牙古說,會城名瓜忙加【余按:即今阿牙古說。一八二五年,祕魯獨立戰爭期間,波里瓦爾改為今名】。曰入凝,會城名華奴哥。曰利卑爾達,會城名都盧詩羅。
玻利非亞【一作摩里威那,又作波里維亞】,又名高祕魯,在祕魯之東南。東北界巴西,東南隅界巴拉圭,南界拉巴拉他,西南隅界智利,西距大洋海,縱橫皆約三千里。安達斯山大幹走西界,別支分岐入東界。在西界者火峯不熄,在東界者峭削參天,常積冰雪。土壤西瘠東腴,地氣風俗物產,與祕魯同。其地與祕魯舊本一國,俗名高祕魯,而呼祕魯為下祕魯。道光五年,乃別立為玻利非亞國,自推擇長官,不立國王。分六部,曰朱基薩加,都城建於平原,名乍爾加斯。曰巴斯,會城名巴斯達牙古叔。曰疴魯羅,曰波多西,曰哥沙邦巴,曰三達古盧斯,會城皆同名。波多西銀礦最王,自西人初開至今,得銀七萬二千萬有奇。
智利【一作濟利,又作治里】,在玻利非亞之西南,東阻安達斯大山,鄰拉巴拉他,西距大洋海,東南接巴他峩拿,地形狹長如帶,南北約四千五百里,東西約四百餘里。東面峻嶺橫雲,高處常積冰雪。有火峯數處,多地震,海岸高下,時時易形。山產金、銀、銅礦,每歲得銀八十餘萬兩,得黃金值銀五十餘萬兩,紅銅尤多。山西沿海一帶,土田肥沃,五穀、蔬菜、果實皆宜。其民雖多攻礦,而以農功為重,故夙稱富庶,異於祕魯之荒本逐末。初西班牙既獲祕魯,嘉靖十五年,命亞爾馬哥羅進攻智利,土人拒戰不肯降。越四載,復命瓦爾的維亞進攻,得地無幾。嘉靖三十年,瓦爾的維亞為阿老干人所殺,西班牙以其所得之地附祕魯。阿老干者【余按:即馬普切人】,智利別部之最強者也。乾隆三十八年,西班牙始滅智利,得其全土。而阿老干一部,始終未附。智利幅員褊小,非祕魯諸國比,然土沃鑛旺,西班牙獨珍視之。嘉慶十五年,西班牙為佛郎西所困,亞墨利加諸藩部皆畔,智利亦閉境自專。後西班牙以大隊伐之,智利兵敗,求援於拉巴拉他。拉巴拉他助以兵力,西班牙始退去。其民俗溫和好客,女有姿容,善音樂。地分八部,曰散地牙峩,都城建於多波加爾馬河岸深林之中,與部名同。曰阿公加瓜,會城名桑非里卑。曰哥固英波,會城同名。曰哥爾乍瓜,會城名古黎各。曰卯勒,會城名高給尼斯。曰公塞桑,曰瓦爾的維亞,會城皆同名。曰濟盧哀,會城名桑加爾盧斯【余按:即今安古德】。
按,西洋諸國行用番銀,成色高者,歐羅巴、印度所鑄。其常行者分四種,曰墨西哥,曰祕魯,曰玻利非亞,曰智利,成色高下不同,粵東人能辨之,閩人不能辨也。但稱為呂宋番,又稱鷹仔番。
拉巴拉他【一作孛臘達,又作巴拉大河,又作由乃的朴拉文士士】,在智利之東,隔以安達斯山,北界玻利非亞,東界巴拉圭、烏拉乖,東南距大西洋海,西南界巴他峩拿,長約四千五百里,廣約三千里。境內有大江,與國同名。北里可馬若、佰默若兩河匯之,由東南入大西洋海,海口闊九十里。西北有山嶺,餘皆蕩平如砥。舊本野番部落,明正德四年,西班牙命索利斯攻取之,鎮以大酋。其地荒草無垠,雜以荊棘叢林。西班牙人初至其地,以牝牡牛數十,縱之於野。歲久孳息,不知幾千萬億,四境之內皆野牛。居民七十萬,耕作者少,但以捕牛為業,食其肉,寢其皮,製其骨為器皿。地亦有馬,騎馬馳草莽中以逐牛。海口通商甚廣,出入貨價,每歲以數千萬圓計,皆牛皮所交易也。嘉慶十三年,部人逐西班牙守者,自立為國,效米利堅,推擇統領,稱兼攝亞墨利加國,然法制不立,規模草草,亦終於蠻荒而已。地分十四部,曰不宜諾塞利【一作捕諾愛勒】,都城建於巴拉大河濱,與部名同。曰音德勒里約斯,會城名巴沙大【余按:今名巴拉那】。曰哥連德,曰三達非,曰哥爾多瓦,曰三的牙哥尼斯德羅,曰都古曼,曰薩爾達,曰如銳,曰加達馬爾架,曰里約倭,曰桑若漢,曰桑盧意斯,曰門多薩,會城皆同名。
巴拉圭【或作巴拉乖,又作巴拉吾愛】,南亞墨利加小國也。間於巴西、拉巴拉他之間,長約一千七八百里,廣約八百里。地形斗絕,內拓平原,湖河淤灌,土多腴沃。明嘉靖五年,意大里人塞巴斯德央加波初開其地。越九載,為西班牙所奪,畀洋教師管理,不設官。乾隆三十二年,逐洋教師,隸於拉巴拉他。迨拉巴拉他畔西班牙,巴拉圭亦自立為國。時有歐羅巴文士居巴拉圭,巴拉圭人推為酋長。其人陰鷙有權略,詰暴除奸,土人畏服。國雖小而張甚,鄰不敢侵。地分二十小部【部名未詳】,產牙蘭米、甘蔗、棉花、藍靛、煙葉、蠭蜜、大黃、血竭、桂皮。又產土茶,啜之能醉人。
烏拉乖,在巴拉圭之南,東界巴西,南距大西洋海,西北兩面界拉巴拉他,長一千二百五十里,廣一千三百里。南方山阜紆蟠,北方則平原坦闊,內哥羅、塞波拉的、巴拉大、烏拉乖諸河交貫,田土肥饒,物產極豐。舊本拉巴拉他地,後為巴西所奪,名曰昔斯巴拉的那。道光六年,部人畔巴西,自立為國,推擇官司理事。分九部,曰蒙德維罷【余按:據原文,則此處「罷」(罢)字或為「丟」字之訛】,其都城也。曰馬爾多那多,曰加內羅內斯,曰桑若塞,曰哥羅尼亞,曰索黎亞奴,曰白三都,曰都拉各奴,曰塞盧拉爾疴。
巴西【一作巴悉,又作伯爾西,又作巴拉西利,又稱布拉熱爾】,南亞墨利加大國也。地居南亞墨利加一洲之半。北東兩面距大西洋海,西北界可侖比亞,西界祕魯、玻利非亞,西南界巴拉圭、烏拉乖,縱橫皆約九千里。地勢平曠,間有山嶺紆盤,亦不甚高。江河多而長,最大者曰亞馬孫,自西而東,口門似海。曰凡悉,自南而北。曰烏路愚愛,自北而南。兩河之大,亞於亞馬孫,皆流入大西洋海。其餘小河,不可勝數。明弘治十三年,葡萄牙人伯得祿阿爾瓦利斯探得其地,見其土沃而曠,徙國人墾闢之。後葡萄牙為西班牙所并,巴西亦為荷蘭所奪,鳩居五十餘年。葡萄牙復國後,悉銳渡海,逐荷蘭人,益開阡陌,買阿非黑奴助耕作,生聚二百餘年,遂為海西大部。產棉花、白糖、煙葉、加非、可可【二物果名,可代茶飲】、紅木、牛皮、藥材。又出金沙、金剛鑽、各色寶石。地力甚厚,百穀皆宜,惜戶口未繁,農作不力。已墾之土,不過十之二三,餘則蓬蒿雜遝,林莽陰翳,奇形之獸,不知名之烏,恢譎之蟲蛇,飛走出沒於其間。雖有珍異之產,掩於穢墟,無由自獻,西人惜之。嘉慶年間,葡萄牙王為佛郎西王拿破侖所逼,逃至巴西。佛師退,歸國,尋卒。其子伯德祿留王巴西,遣女歸王葡。王不諳巴俗,巴西人迫王歸葡,立其世子為王,國之貴人,相助為理。由是別為海西大國,不屬於葡萄牙。其國至道光年間,戶口約四百萬。葡人八十萬,雜類四十萬【白黑人嫁娶所生】,黑民十五萬【黑奴子孫贖為民者】,黑奴百餘萬,土人暨遠方各國之人七十餘萬。葡人多及時行樂,遊燕自娛。力作皆黑民為之,養之甚厚,故無叛逃。地分十八部,曰里約熱內盧【一作牙匿羅】,都城建於海濱,與部名同。廷廟峻麗,市廛環匝,百貨填溢,學館、醫院皆備,人戶一百五十萬,商船蟻集,為通國大埔頭。海門廣闊,風物清美,商旅羨為樂土。曰勝寶盧,會城同名。曰三達加達里納,會城名德斯德羅。曰勝伯德祿,會城名伯爾達勒給勒。曰馬的噶羅索,曰疴阿斯,會城皆同名。曰迷那日來斯,會城名額羅不雷多,曰斯不黎多三多,會城名維多里亞。曰巴義亞,會城同名,亦大埔頭,夙稱富庶。居民好賭成俗,盜賊肆行,時殺人於昏夜。曰塞爾日貝,會城名勝基利斯多望。曰阿拉疴瓦斯,會城同名。曰伯爾能不各,會城名勒西非,居民七萬,地平坦,豐草叢林相雜。其民騎馬獵野牛為生,與拉巴拉他同俗。曰巴來罷,會城同名。曰北里約哥蘭的,會城名達那里【余按:據原文,則或為「那達里」之誤】。曰西阿拉,會城同名。曰標意,會城名疴滅辣斯。曰馬拉娘,會城名勝盧義斯。曰加郎巴拉,會城名伯零。巴國腹地,產金沙、鋼鑽、寶石。其民陟巘沒河,搜尋寶藏,不務農功,往往絕糧餓死。土人悍獷近獸,戶口甚稀。
巴西北境濱海,地名歪阿那【一作古牙那】,有三國所闢新地。佛郎西新地在東,曰加夜那,長約一千六百里,廣約一千一百里。產丁香、番木。其地叢林密匝,瘴氣最毒,到者輒染病死。佛國免死罪人,流徙於此。荷蘭新地在中,曰蘇利南,長約七百五十里,廣約六百五十里,會城曰巴拉馬利波。地多水澤,產白糖、加非,貿易頗盛。黑奴多逃入山林,誘土番為盜刦。英吉利新地在西,與可侖比亞連界,長約一千里,廣約三百八十里。本荷蘭所闢地,英人奪而有之。分三部,曰特默拉拉,曰義斯給波,曰北爾彼塞。土雖沃而半屬塗泥,英人募阿非黑人,來此修田,工費太鉅,獲利無幾。亦產白糖、加非。
巴他峩拿【一作八的哥尼阿,又作智加,又作巴羅彌那】,南亞墨利加之極南境,即世所傳之長人國。地形如襪,北界拉巴拉他、智利,東距大西洋海,西距大洋海,南距南海,南北約三千餘里,東西半之。其地草木荒穢,人皆野番,肢體長大,如常人一身有半,遍體生毛,攫食野獸,不成部落,亦不與他國往來。地氣嚴寒,如北亞墨利加之北境,又別無物產,故歐羅巴諸國括地至此,未嘗過而一問也。極南臨海之地,冰雪常凝。對峙一島,曰鐵耳聶離依休勾【余按:今採意譯作火地島】。中隔一港,曰麥哲論。昔時商船駛往智利、祕魯者,由麥哲論港西行,因港內多礁,近年率取道於鐵耳聶離之南。狂風迅烈,昏霧迷漫,濤瀧之猛惡,倍於大浪山【余按:即好望角初名】。舟過,人人額手,喜若更生。
按,泰西人所記,四大土人民,惟巴他峩拿土番,肢體長大,異於別種,然亦不過高於常人一身之半。較長狄之身橫畝,眉見軾者【余按:長狄事見《穀梁傳・文公十一年》:「長狄也,弟兄三人,佚害中國,瓦石不能害。叔孫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橫九畝。斷其首,眉見於軾。」】,猶相懸萬萬也。此外,黝黑如阿非利加,醜怪如東南洋各島野番,亦不過白黑妍媸之別,而五官四體,要無大異,乃知長耳比肩之民,飛頭貫胸之國,古人故為恢奇之說,而世或從而信之,不亦傎乎?
《瀛寰志略‧阿非利加羣島》
阿非利加羣島
馬蘇阿島【余按:即今馬薩瓦】,在紅海中,附近北土之阿北西尼亞,土耳其所屬,烟戶無多,而泊舟穩便,貿易頗盛。
幾羅阿島【余按:今作 Kilwa】、蒙非亞島【余按:即今馬非亞】、桑西巴爾島、奔巴島、索哥德拉島,在紅海之外印度海中,廣長二三百里不等,皆阿剌伯所屬。產香料、象膽、硃砂。
馬達加斯加爾大島【一作馬大狎甲,又作墨勒阿士喀,又作聖老楞佐大島】【余按:注中「聖老楞佐」原作「聖老佐楞」,今據原名改之。葡人狄亞士於一五〇〇年八月十日航經此島,以是日為聖老楞佐殉道日,因以為名】,在印度海東南方,與東土之莫三鼻給相近,長約二千八九百里,廣約七八百里。有高山綿亙如脊,萬笏紛排,瀑布飛流數百仞。峯之最高者,北曰維加哥拉,南曰昂巴的美內。山東西平原坦闊,溪澗交縈,田土肥沃,穀果豐碩,清勝為阿非一土之最。惟地氣炎熱,海濱涔澤居半,瘴癘觸人,異國人不能耐。居民皆黑番,從回教,自古別為一國,無所羈屬。佛郎西嘗謀取其地,屢圖之而未得也。地分數十部,不相統攝。其大者曰疴瓦斯,曰塞哥拉瓦斯,曰安達瓦爾斯,曰卑定薩拉,曰卑達尼美內,曰安達美西,餘冗雜,名不盡著。土產絲、麻、蜜、蠟、竹、蘇木、甘蔗、樹膠、青黛、烟葉、白胡椒、沙穀米。山中銀、銅、鐵、錫、黑鉛、水銀各礦皆備,寶石、水晶,亦所在多有。土番不解搜採,惟知攻鐵而已。
毛里西亞島【一作冒勒突,又作妙哩土】,在馬達加斯加爾之東,迴環約五百里,氣候炎熱,尚可居棲。地為英吉利所辟,駐有大酋,附近小島四十餘皆屬焉。土產白糖。
不爾奔島【一作捕耳本】【余按:即今留尼旺。初佛郎西國於十七世紀據有此島,以王家之氏波旁名之,後大革命發,國民公會以是名涉舊王政,遂改今名】,在毛里西亞之東【余按:是島實位毛里西亞之西】。長一百八十里,廣一百三十里,居民九萬餘,佛郎西所辟。田土膏腴,地氣平善。內有火山,晝夜吐燄不息。土產穀、果、加非、白糖、棉花、烟葉、丁香、桂皮、材木,又產黑金、珊瑚。沿海無港澳,商船停泊,往往遭風損壞,然佛國商船,每歲往來,不肯棄也。
三達厄勒那島,在大西洋海中,與南土之星卑巴西亞相近。長四十五里,廣二十五里。英吉利所辟,駐以大酋,附近各島皆屬焉。地氣溫平可居。嘉慶年間,佛郎西廢王拿破侖為英吉利所禽,流於此島,道光三年病死。
桑多美島,周迴四百里。北林西卑島,長八十里,廣六十里。二島在大西洋海幾內亞海灣之中,葡萄牙所辟。舊多深林密箐,葡人焚以烈火,墾其地種葡萄,釀酒甚佳,每歲出運,價值三十萬圓。
北農的威勒斯島、亞慮塞馬斯島、美黎辣是島,總名綠山頭羣島,在塞內岡比亞之西。地多枯瘠不毛,海濱產鹽,居民賴以為生。又有加拿列斯羣島,共二十餘島,在摩洛哥之西,地氣濕熱,產酒、果、糖、蜜、黍、麥、豆、薯、絲。以上各島,皆西班牙所辟。加拿列羣島中,有大山曰德內黎非,高一百二十丈,商舶往來,望為標準。又蘭塞羅德島,有火山,時吐烟燄。
修達島,在地中海直布羅陀口門之內,附近摩洛哥,建有堅城,亦西班牙所屬。
阿非利加一土,以八卦方向視之,正當坤位。其氣重濁,其人類顓愚,故剖判已歷千萬年,而淳悶如上古,風氣不能自開。歐羅巴諸國好尋新地,帆檣周於四海,獨於亞非利加一土,僅創一廛於海濱,而不能深入腹地,一洗山川之昏濁,蓋有故焉。亞非利加一土,中間正當赤道,其南北亦去赤道不遠,炎熇既甚,瘴癘尤多,非生長其地者,殆不能堪。異土之人,艱於托足。其北土與亞細亞接連,東西兩內海【紅海、地中海】,處處可以泊船,故地雖沙磧,而東方夷族,早已擇土而居。其東西南三面,塊然平直,土與海齊,無凹凸灣環之勢,故無深澳。凡舟行大洋中,無深穩之港澳,不能寄椗,故諸國海船時時經過,而無由隨處登攀。其地之不能開拓,實由於此。若從北方旱路往,則平沙數千里,較之涉海尤艱。南方瘴癘,由昏蒙之未開,未必地氣之獨劣。烈山澤而驅毒物,誅草萊而播嘉穀,穢墟且變為腴壤,而惜乎番族之無此智能也。土番形貌黑醜,蠢如豕鹿,以略賣人口為俗,強半為諸國之奴,亦可憫矣。然其人愿而馴,豢之終身,無逃叛者,其又得坤土之柔順者歟!
《瀛寰志略‧南北亞墨利加海灣羣島》
南北亞墨利加海灣羣島
北亞墨利加之南,南亞墨利加之北,細峽相連,自西北而東南,作灣環外向之勢。其東北有大小數百島,星羅碁布,西北起米利堅佛勒爾勒釐部之東南隅,東南迄可侖比亞之東北隅,作灣環內向之勢。兩灣中間之海,名曰加勒。
前明中葉,西班牙遣可侖駕船覓新地【余按:可侖或譯自哥倫布之西班牙語名 Colón,故無「布」音】。地無主名,夙聞海外有五印度國,即云欲到五印度。西行數月,忽睹羣島,譁然以為抵印度矣,遂稱之曰西印度,而不知印度在東方,與羣島無涉也。西船初到時,擇羣島腴壤,開設埔頭,誘交土番,謀墾闢。後察知土番昏懵,又強不可使,遂以兵力勦鋤無孑遺,別買阿非利加黑奴,墾田播穀,農務漸興。其後復得墨西哥、祕魯諸大國,歲致金銀數十百萬,視羣島如敝屣,不屑經營。久之為海盜所據,出沒剽掠,商旅患之。已而歐羅巴諸國接踵西來,紛紛爭據,羣島遂各有所屬。西班牙之外,曰英吉利,曰佛郎西,曰荷蘭,曰嗹國,曰瑞國。羣島氣候極溫,與亞細亞南海諸島相似。島之大者,多有火峯,火漿時時迸流,地震頻仍。每秋冬,暴風驟起,沙石俱飛。所產者,棉花、酒、白糖、加非、可可子。
西班牙屬島,曰古巴,在佛勒爾勒釐之南,地形狹長,東西二千七百里,南北約五百里,羣島之最大者。岡陵重疊,土壤腴厚,物產豐盈。西人昔時不甚措意,近來藩國皆叛,僅餘此島,乃珍重培護,倚為外府。居民七十萬,內黑奴二十八萬。產白糖、加非、酒、煙、金、銀、銅、鐵、水晶、吸鐵石。每年運出之貨,值二千萬圓。地分三部,曰西部,會城曰哈瓦那,居民十萬,所造之煙最香烈,諸國爭購之。曰中部,會城曰三達馬里亞【余按:據其音,原文或為 Santa María,未知對應今之何地】。曰東部,會城曰三的牙額。
又一島,曰波爾多黎各,又名貴港口,在海地島之東,長約五百里,廣約一百五十里。地不廣而物產尤豐,力作皆白人,黑奴甚少。每歲運出之貨,值銀二百四十萬兩。
英吉利屬島,牙買加較大,在古巴之南。島有山,山下溪澗縱橫,足資灌溉,土又膏腴,故其地農功最盛。舊會城遭地震風災而毀,新立會城曰京敦。迤西有巴巴突島,白人所居,其土磽瘠。
東方之島,總名安的列斯羣島。曰安地禺亞,曰吉,英人舊所據守。曰多米尼加,曰多巴峩,英人新創。又特尼答島較大,附近可侖比亞東北隅。此外附近各小島尚多,英人擇要戍守。各島物產饒裕,居民多有餘資,競起樓閣,時時宴飲。
北方有巴哈麻羣島,以迤東有百爾慕他羣島,大小凡數百島。氣候溫晴,而物產殊少,無可貿遷,故英人不甚重人之。
佛郎西屬島,在安的列斯羣島之中,曰馬耳的尼加,曰瓜他鹿。兩島最大,此外尚有八島。物產豐饒,貿易最盛,每年出入貨價,約二百餘萬兩。其地山青水澈,多名花異鳥,風景之佳,為海西羣島之冠。
海地島,在古巴之東,東西約一千五百里,南北約五百里。明弘治五年,西班牙遣可侖探尋新地,初抵此島,名日義斯巴尼約拉。後西班牙據其東偏,佛郎西據其西偏,多買阿非黑奴力作,年久繁衍,黑奴凡西十餘萬口,而佛人僅萬餘。佛人待黑奴寡恩,黑人怨之。乾隆五十六年,佛有內難,黑奴黠者,約期同發,各殺其主,佛人萬餘,殲戮無遺。西班牙人居西偏者,亦逃竄別土。黑人遂推雄者為酋,佛以其窵遠,亦未暇西討也。地分六部,曰波爾德比,其都城也。曰加也斯,曰亞爾的波尼的,曰加不挨顛,曰三的亞額,曰三多明各斯。道光二十二年,都城地震,壓斃數千人。其地物產豐厚,農作不力。每歲運出貨價,值二百七十萬兩。
按,阿非利加黑夷,好略賣人口。歐羅巴諸國,以其憒而馴,能力作,競買為奴。迨歐人西辟亞墨利加諸島國,苦於土滿本國流寓,不足以資耕作,土人又悍不受役,於是多買黑奴,驅之壠畝,如牛馬然。葡萄牙尤以販買黑口為利,相沿數百年矣。黑人雖混沌,然與歐人雜居日久,七竅亦已漸鑿。西、葡諸國,待之有恩,故未生變。佛人性高亢,視黑奴如草芥,踐踏無忌。黑奴之悁悁含忿,欲倳刃於其腹中者,非一日矣。一聞內變,操戈並起,萬戶聚殲,不遺噍類。語云,蠭蠆有毒,信哉!近年英吉利嚴申厲禁,以多金贖放黑奴為民,前後費銀數千萬圓。且以兵船巡海上,捕販賣者。米利堅亦多所贖放,並於黑奴故土,買地安插。固兩國之好行其德,抑亦有懲於佛人,不欲斂怨於異族,沽慈惠之聲,弭肘腋之變,其為謀誠深遠矣。
荷蘭屬島,在安的列斯者有七,地褊狹無大權,每遇諸國兵爭,不暇榷稅,各島乘機販鬻,恆獲倍蓰之利。
嗹國屬島,在安的列斯者有三,近年效英、米,以釋放黑奴為德政。
瑞國有小島,在安的列斯羣島中,曰桑巴爾多羅美,地褊狹,貿易甚微。
按,亞墨利加兩土,縱橫數萬里。海灣羣島,一拳石之多耳。然古巴、海地兩大島,比中國之臺、瓊;其餘各島,亦多腴壤。歐羅巴人極意搜求,得片土即經營墾拓,遂使萬古窮荒之僻島,無不獻之精華,其能事曷可少哉!
《瀛寰志略‧墺地利亞國》
墺地利亞國
墺地利亞【阿士得釐亞、墺斯的里亞、阿士氐拉、歐塞特里阿、莫爾大未亞、東國、雙鷹國】,歐羅巴大國也。其商船初抵粵東時,旗畫雙鷹,遂訛稱為雙鷹國。北界普魯士、峩羅斯,南界土耳其,抵亞得亞海隅、意大里亞各國,西界瑞士暨日耳曼各國,東西三千一百餘里,南北一千八百餘里。
其地古時為勒西亞、諾力加、巴訥尼亞等國,羅馬征服之,後為北狄所據。唐貞元間,佛郎西取其地,立為別部。元初,日耳曼有酋羅爾德福者,號聰敏,攻獲墺地,日耳曼各部推立為王,稱為東國,然疆土褊狹,無大權。傳至阿爾麥【余按:即神聖羅馬皇帝亞伯特二世】,配匈牙利女主,匈牙利因合於墺,驟益疆土數千里,遂為大國。
明正德十四年,國內亂。時西班牙王查理第五,賢能得民譽,日耳曼諸部招之來墺,奉以為日耳曼王。王治軍行法,聲威大著。佛郎西來攻,王與戰,破之,禽佛王,徙之西班牙,佛人以金贖之,乃放還。嘉靖四年,復得伯閔地【即不威迷亞】,疆土愈廣。查理第五歿,其弟嗣位,明於法律,簡任廉能,國大治。時意大里衰亂,帥師伐之,割其北境。圍羅馬一年,城幾陷,意大里諸部臣服,由是日耳曼稱霸西土。
萬曆四十六年,王匪耳地難嗣位【余按:即神聖羅馬皇帝匪耳地難二世】。先是查理第五尚洋教【余按:即天主教】,禁西教【余按:即新教】,至是臣民復有從西教者。王禁之甚力,違者加以刑。臣民合黨攻王,王誅滅之,遂舉國奉洋教無敢異。
康熙三十九年,日耳曼各部皆自立為王,從此東國稱墺地利亞,不復稱日耳曼。時西班牙王歿,無子,墺王以為其宗國也,欲立其子,而佛郎西王欲立其子孫,兩國搆兵十餘年,佛王卒立其孫為西班牙王。
康熙四十九年,王查理第六嗣位,委政臣下。尋歿,無子,傳位於女【余按:即馬利亞・德利撒】。女聰敏能持國柄,治軍嚴整,鄰不敢侵。女主歿,王約色弗第二嗣。時波蘭衰亂,王與峩羅斯、普魯士,瓜分其國。由是幅員之大,遂洸洋於西土。王好西教,廢洋教。洋教之黨欲為亂,王悸歿。
嘉慶年間,佛郎西拿破侖得國,恃兵力征伐四鄰,日耳曼列國皆納款,墺屬藩比利時,亦被侵割【詳比利時圖說】,而不為之下,佛無如之何也。拿破侖既敗喪,嘉慶二十年,歐羅巴諸國各遣公使赴維也納【墺地利都城】會議。凡佛郎西摧破各國,皆申畫疆圻,重定盟約。以日耳曼列國雖各復故土,而散弱不能自立,乃議立公會,聯結為與國,以墺為會盟之長。日耳曼列國之主,時來朝議國事。墺嘗與土耳其搆兵三十年,講和而罷。
其國大勢分四部,曰日耳曼地,墺之故土也;曰意大里地;曰匈牙利地;曰波蘭地,後來之所割據也。
墺地利之日耳曼故土,在日耳曼列國之東南。山嶺重疊,產水銀、硃砂、鐵。草場豐廣,每歲所產牛馬羊,以萬億計。有多惱大河,可通舟楫。地分五部:
〇墺地利亞內分兩部,南曰上墺地利亞,北曰下墺地利亞。都城在下墺地利亞,曰維也納【一作危阿納,又作味隱】,居民三十萬,王宮閎麗。王自奉甚約,不尚體統,與百姓往來如家人,其民以此親附。俗重紡績,產布帛最多。女子美姿容,淫泆無閨教。附近有其耳城,居民三萬六千,有書院,藏書七萬冊。
〇的羅爾【一作地羅里】,在兩墺地利之西,遍地皆山。會城曰音斯不羅各【一作隱不】,其民以獵為生,或擔負傭趁四方,性戇直而多力。當佛郎西來侵,此土之民奮力擊退,稱為義勇。
〇義士的里亞【一作以利亞】,在上墺地利之西南。會城曰加拉德斯【一作來八】,居民一萬一千。其山洞穴玲瓏,巖(袖)〔岫〕重複。民以造磁器、織綢緞為業。
〇壹黎里亞,在義士的里亞之東南。會城曰的里也斯德【一作得利益】,在亞得亞海隅,為地中海大埔頭,居民四萬,每歲出入之船八千隻。
〇不威迷亞【一作伯閔,又作波希米】,在下墺地利之北,舊本日耳曼列國,為墺所滅。地形如釜,其外山嶺界隔,其中川谷深邃。土田之沃,為墺上壤。會城曰巴拉加【余按:即今布拉格,此處或為其拉丁名 Praga 之譯】。產五穀、牲畜、銅、鐵、麻。居民善造玻璃器,運行四方,獲利無算。地有書院,習文藝者八百餘人。
〇摩拉維亞【一作默鄰】,在不威迷亞之東,壤地僻小,所產麻、呢、布甚多。會城曰阿里木【余按:德語作 Olmütz】,極堅固。
以上各部,皆入日耳曼同盟公會,應出兵九萬四千八百【詳日耳曼列國圖說】。
墺地利之意大里地,總名倫巴爾多威尼西亞奴,分兩部:
〇米蘭,在的羅爾之南,東南際亞得亞海,幅員較廣。其地山水佳勝,有教祖廟,肖像最巨,闊二十七丈,高三十三丈,西土以為異觀。會城居民十五萬;所轄百義城,居民三萬;額摩拿城,居民二萬六千;曼土亞,堅城也,嘗為他國所攻,久圍不能下;罷味亞城,居民二萬一千;羅地城,居民一萬八千,皆意大里名邑也。
〇威內薩【一作非匿】,臨亞得亞海,幅員甚狹,而戶口極繁。古時為地中海最大之海口,萬艘鱗集,握全海之利權者,千有餘年。今已衰廢,貿易無多,居民尚十萬一千。城建水中,街衢皆小河,飛橋橫跨,不礙舟行。所屬巴土亞,居民五萬,內有書院,肄業者三百人。味羅拿,居民五萬五千。味晉撒,居民三萬。蕪地拿,居民一萬八千。
墺地利之匈牙利地【一作翁給里亞,又作寒牙里,又作博厄美亞,又作班那里阿】,在國之東界。古時匈奴有別部,轉徙至此,攻獲那盧彌地,於趙宋咸平年間立國,稱雄一時,久而寖衰。明建文年間,女主伊利薩麻嗣位,配墺王阿爾麥為夫婦。時匈牙利為波蘭所攻,土耳其屢侵南境,皆賴墺地利兵力退敵保疆,遂挈國合於墺。其地幅員,倍於墺本國,半山半土,多惱河橫流其間。山出金、銀、銅鑛,每歲得金一千餘觔,銀四萬餘觔。土得穀田五萬頃,草場七萬五千頃,林九萬頃,園六萬頃。產五穀、牲畜、葡萄酒、麻、丹參、蜜。俗不翦髮,編辮,戴小圓帽,外加闊邊帽,服色尚藍,與歐羅巴諸國迥異。地分五部:
〇匈牙利,內分兩部,曰下那盧彌,曰上那盧彌。會城在下那盧彌,曰伯堡【余按:為布拉第拉瓦舊稱】,匈之舊都也。建於多惱河濱,居民四萬一千。所轄曰伯息,居民六萬一千,牲畜互市之地也。附近有補地城,居民三萬四千;伸匿【余按:為 Banská Štiavnica 德語名,今屬斯洛伐克】,居民一萬七千,半以攻鑛為業,產銅尤多;阿丁堡【余按:為 Sopron 德語名】,居民以釀酒、養豬為業,每歲售豬八萬;剌固城【余按:為 Győr 德語名】,地當衝要,土耳其數來攻;五廟邑,為自古文儒聚會之區;得伯新邑,互市之地也;士額丁【余按:為 Szeged 德語名】,居民三萬,勤於農作,產煙草。
〇達郎西里瓦尼亞,又名七山,在匈牙利之東南。山嶺高際霄漢,出金、鐵鑛。會城曰黑曼,居民二萬。所屬冕城【余按:此名為意譯】,居民三萬,與土耳其互市,極繁盛。有書院,肄業者一千二百人。
〇哥羅瓦西亞【一作可剌】,在匈牙利之南,七山之西。會城曰亞哥郎。其民勤於農作,悍勇過人,墺人募為游兵,能破強敵。產五穀、煙草。
〇斯加拉窩尼亞,在哥羅瓦西亞之西。會城曰挨塞各【余按:為 Osijek 德語名】,土俗與哥羅瓦西亞同。
以上三部,南界皆鄰土耳其,各練農民為鄉勇,土人來侵,則合力禦之。
〇達爾馬西亞【一作搭馬】,在亞得亞海濱,與壹黎里亞相接。地形狹長,土磽瘠,不足於耕,民多捕魚,或為海盜。會城曰撒剌,戶口甚稀。山產藥材,巖間出野蜂蜜。所屬加他羅城【余按:今名 Kotor】,壁堅池深,號為險固。
墺地利之波蘭地,曰加里細亞【一作牙里西】,地平坦,有沙磧,多林薄,熊狼所宅,獵者殺之,獻其皮,官為給價。其土鹵,可以煎鹽。民惟務農,不解紡績,衣食皆粗糲。會城曰稜卑爾各【一作鄰山】,內有書院。
〇布哥維納,本土耳其地,墺割得之,因與加里細亞毗連,故附波蘭部。境土數百里。會城曰達爾奴波羅,居民九萬三千。城內多廟宇,僧尼甚衆。其民長於貿易,雖隸於墺,而自有酋長主國政。
按:日耳曼全國時以墺地利為共主,諸部如畿內之侯。當查理第五之代興也,擄佛王,服羅馬,兼荷蘭,聲靈赫濯,幾於霸矣。惜乎力崇洋教,而仇視西教【詳荷蘭圖說】,啟累代之兵端,開殘殺之劫運,則貽謀之不善也。厥後日耳曼列侯,皆自王其國,無復臣主之分。墺地利疆土之恢闊,雖數倍昔時,而聲威則遠遜矣。今西土論國勢者,英吉利第一,佛郎西第二,峩羅斯第三,墺地利第四。
《瀛寰志略‧北亞墨利加南境各國》
北亞墨利加南境各國
墨西哥【一作美詩哥,又作墨是可,又作墨西科,又作墨西果,又作麥悉哥,又作默西可】,北亞墨利加之西南境也。北界米利堅荒地,東界米利堅、得撒,距大西洋海,西距大洋海,南界危地馬拉,地形漸南漸削,由西北而掉於東南,長約萬里,極北廣約三千里,極南不過四五百里。煙山自西北來【此山在米利堅西界稱落機大山,在墨西哥稱煙山,因火峯最多故也。自危地馬拉以南,至南亞墨利加之極南境,皆稱安達斯大山,實則一脈相連,長約二萬餘里】,貫國中如脊。火峯甚多,大者有四,煙燄常灼霄漢,地震最烈,陵谷時時易形。北境平漫,有草無木,居民牧牛以百萬億計,衣食皆取給於牛。秋高草枯,或投炬曠野中,延燒輒數十百里。南境在山東者多沙磧,山西土田肥沃,百卉繁生,西國果實皆備。河之長者,曰巴拉窩【余按:即今格蘭特河】,曰哥羅拉多,曰索諾拉,曰薩比那。迤北頗寒,迤南濱海一帶,炎熱異常,內地漸高,熱漸減。高至四五百丈,則和適如中原。物產無多,惟烏木、紅木、牙蘭米、香料,而大利則在於銀。其山產礦最王,攻礦之廠,三千餘所。各國行用番銀,出於墨西哥者,蓋三分之二云。
初,北亞墨利加一土,自米利堅以北,皆野番雜處,不成部落,惟墨西哥早建為國,有城邑,有壇廟,有王有官。肖物形而作字,有律例。地有廢城極大,云是千餘年前古跡,不知何代何名也。明弘治初,西班牙遣可侖探尋新地,知墨西哥為金穴,又稔其國無備,正德十四年,遣其將哥爾德斯率兵攻之,震以礮火。墨西哥潰敗,國遂為西班牙所據。西人連䑸西來,入山掘礦,流布雜居,戶口日益繁盛。每歲得番銀一千數百萬圓,西班牙以此驟富。乾隆末年,華盛頓畔英吉利,自立為米利堅國。墨西哥羨之,嘉慶十五年,畔西班牙。西班牙征之九年,方克復。甫一歲,又畔,立部人義都爾比達為王。道光三年,廢國王,分為十五部,各推擇官司理事。近年又分為二十三部。其制大略倣米利堅,而疆界未定,法制不立,諸部不免內訌,與米利堅有治亂之分焉。
墨西哥本西班牙所改建,故語言文字,與西班牙同。其人分三種,一曰西人,皆西班牙流寓,實為地主。戶多殷富,俗尚奢靡,錦衣駿馬,遨遊都市。一曰土人,面紫色,匾鼻大骨,以耕田為業,資蔬菜以餬口,家多貧乏。不飲酒者恆壽考。西人徵其口率之賦,而不與之往來。一曰雜人,白黑人嫁娶所生。居民共計八百萬丁,皆奉洋教。大部十九,首曰墨西哥,在南境,跨大山之東西。都城在其中,曰達拉爾般,傑搆雲連,殿堂整肅,居民十二萬。其地山川秀發,花樹繁茂,風景清絕,惟地形低窪,湖瀦漲溢,時受水患。次曰給勒打羅,曰瓜那叔阿多,會城皆同名。曰迷刷干,會城名瓦拉多黎【余按:今名摩勒里亞】。曰沙黎斯哥,會城名瓜達拉沙喇。曰薩加德架,會城同名。曰索諾拉,會城名維拉德佛爾的【余按:即今埃爾福爾特,西班牙語謂要塞也】。曰濟華花,曰都郎額,會城皆同名。曰卓哈回拉,會城名蒙哥羅瓦。曰新良,會城名蒙德勒。曰達毛黎巴,會城名阿瓜約【余按:後更名曰維多利亞城,沿用至今】。曰桑盧意斯波多塞,曰委拉古盧斯,曰布委巴拉,曰華沙加,會城皆同名。曰濟阿巴,會城名盧達勒阿爾【余按:後更名曰聖克里斯多福城】。曰巴達斯哥【余按:據其原文,應為達巴斯哥之訛】,會城名三的阿各。曰于加敦【一作于各單,又作宇革單】,會城名美里達。小部四,曰加里佛爾尼亞,會城名桑加爾蒙德雷。曰新墨西哥,會城名三達非。曰達拉斯加拉,曰哥黎麻,會城皆同名。瓜達拉沙喇城,附近銀山,礦徒所萃,居民七萬。英佛諸國富商,多出資開礦廠,然費用浩繁,獲利無幾。亞加補羅可,西地之大海口,昔時西班牙每歲有商船來此貿易,取道於南亞墨利加鐵耳聶離之南【余按:據〈亞墨利加〉一篇,此處鐵耳聶離全名鐵耳聶離休依勾,即今火地島】,風濤極險。自西班牙棄地之後,帆檣絕蹟,生意微矣。真十字架,東地之大埔頭,建於沙灘,敞闊無港澳,海船停泊,往往遭風擱淺,然貿易極繁盛。
按,南亞墨利加西畔各國,舊皆西班牙屬藩,而以墨西哥為綱領。墨西哥自古建國,不同米利堅之榛狉,西班牙豔其寶藏,奪而有之,由此銀甕東來,享其利者數百年。自古長駕遠馭,必氣力足以包舉,而後長為我有。聲威一挫,不免生心。西班牙自遭佛郎西之禍,內變迭生,衰亂日甚,境內或稱勝廣,海外安問囂佗?微米利堅之先導,墨西哥諸國,其能終為西人有乎?墨西哥擁土自擅,全效米利堅,而治忽殊途,顯晦異轍,則無華盛頓其人以為之渠也。立國規模,固全在乎刱始之人哉!
得撒【一作德沙,又作特极】,又名費勒多尼亞。在墨西哥之東,米利堅之西南,南面距海,長廣皆約千里。地平如砥,田土極腴,草木暢茂,穀果皆宜。巴拉窩河由此入海,地氣溫和可居。惟煙戶尚稀,奧草叢林中有瘴氣。舊本墨西哥曠土,康熙二十六年,佛郎西人嘗欲開其地,事未果。康熙三十二年,西班牙人據之,米利堅無業游民亦麕至。後墨西哥畔西班牙,得撒亦效之,附於墨西哥之卓哈回拉部。道光九年,畔墨西哥。墨西哥征之六年,不能服,乃聽其自立為國。無國王,推擇官司理事。分為二十七小部,曰阿拉巴麻,曰巴剌塞里亞,曰哥羅拉多,曰古曼治,曰哥里牙,曰公薩勒,曰阿黎斯不里,曰厚斯敦,曰倭斯卑爾,曰日非勒孫,曰剌巴加,曰黎卑爾的,曰麻的疴爾達,曰迷郎,曰迷蘭,曰米那,曰那哥多士,曰勒黎委爾,曰勒夫日約,曰薩比那,曰三達古斯的音,曰三當多尼亞,曰桑非里卑,曰桑巴的黎西約,曰達那哈,曰達拉委,曰瓦盛敦。都城曰奧斯的音,建於巴拉索河濱,貿易頗盛。土產以木料為主。
危地馬拉,在墨西哥之東南。地形愈狹,亙隔於兩海之間,自西北而東南,長約三千六百里,廣處約千里。地形中高外坦,安達斯山通貫如脊。火峯甚多,有晝夜不熄者,有忽吐忽熄者。西境炎熱,人多患瘧。東境溫平可居,惟地震頻仍,時虞覆壓。地本屬西班牙,迨墨西哥畔西班牙,危地馬拉附墨西哥。後墨西哥廢國王,危地馬拉於道光四年,自立為國,不屬於墨西哥。近年分為五國,各推官司理事,不立國王。曰危地馬拉國,長約一千里,廣約四百里,會城名新危地馬拉。曰桑薩爾瓦多耳國,地形曲折,難計里數,會城與國同名。曰鬨都拉斯國,長約一千二百餘里,廣約五百里,會城名哥麻牙瓜。曰尼加拉瓜國,長廣皆一百八十里,會城名良。曰哥斯德爾黎加國,東西約六百里,南北約四百里,會城名桑若塞。五國土皆膏腴,穀果豐碩,產金、銀、珍珠、琥珀、雲母、木料、顏料、香料、藥材、牛皮。
危地馬拉濱海諸山,產材木極堅緻,價甚貴。英人結隊入山搜採,業此者四千餘人。
危地馬拉之東南,為南北亞墨利加連界之地,名巴拿馬【地屬可侖比亞】,以一綫界隔兩海,闊僅六十里。泰西人謂能將此土開為海道,則東西兩洋混為一水,掛帆而西,直抵中國之東界,便捷甚矣。然地梗山脊,疏鑿不易,泰西人亦僅存其說,未能興此大役也。
按,歐羅巴至中國,道途之紆遠,阻於阿非利加,紅海、地中海之間,隔蘇爾士旱路一百七十里,若疏為海道,則水程減二萬里。米利堅至中國,道途之紆遠,阻於巴拿馬片土,若疏為海道,則西行而抵中國之東,水程當減三萬餘里。兩土之人,謀疏鑿者非一日矣,然開河道易,開海道難,且兩地之限隔,天地之所以界畫東西也,今欲以人力鑿之,不亦傎乎?
《瀛寰志略‧北亞墨利加米利堅合衆國》
北亞墨利加米利堅合衆國
米利堅【米一作彌,即亞墨利加之轉音。或作美利哥。一稱亞墨理駕合衆國,又稱兼攝邦國,又稱聯邦國。西語名育奈士迭】,亞墨利加大國也。因其船掛花旗,故粵東呼為花旗國【其旗方幅,紅白相間,右角另一小方黑色,上以白點繪北斗形】。北界英土,南界墨西哥、得撒,東距大西洋海,西距大洋海。東西約萬里,南北闊處五六千里,狹處三四千里。押罷拉既俺大山環其東,落機大山繞其西,中間數千里,大勢砥平。江河以密士失必為綱領,來源甚遠,曲折萬餘里,會密蘇爾釐大河南流入海。此外名水,曰哥隆比亞,曰阿巴拉濟哥剌,曰麼比勒,曰德拉瓦勒。北境迤西有大湖,分四汊,曰衣羅乖【一作翕大羅】,曰休侖【一作胡侖】,曰蘇必力爾,曰密執安。迤東又有兩湖相屬,曰伊爾釐【一作以利】,曰安剔衣釐阿。諸湖為分界之地,北為英土,南則米利堅地也。
初,英吉利探得北亞墨利加之地,驅逐土番,據其膏腴之土,徙三島之人實其地。英人趨之,如水赴壑。佛郎西、荷蘭、嗹國、瑞國無業之民,亦航海歸之。日漸墾闢,遂成沃壤。英以大臣居守,沿海遍置城邑,榷稅以益國用,貿易日益繁盛,以此驟致富強。乾隆中,英與佛郎西搆兵,連年不解,百方括餉,稅額倍加。舊例,茶葉賣者納稅,英人下令買者亦納稅,米利堅人不能堪。乾隆四十年,紳耆聚公局,欲與居守大酋酌議。酋逐議者,督征愈急。衆皆怒,投船中茶葉於海,謀舉兵拒英。有華盛頓者【一作兀興騰,又作瓦乘敦】,米利堅別部人,生於雍正九年,十歲喪父,母教成之。少有大志,兼資文武,雄烈過人。嘗為英吉利武職,時方與佛郎西搆兵,土蠻寇鈔南境,頓率兵禦之,所向克捷,英師沒其功不錄。鄉人欲推頓為酋長,頓謝病歸,杜門不出。至是衆既畔英,強推頓為帥。時事起倉卒,軍械、火藥、糧草皆無,頓以義氣激厲之。部署既定,薄其大城。時英將屯水師於城外,忽大風起,船悉吹散,頓乘勢攻之,取其城。後英師大集,轉戰而前,頓軍敗,衆恇怯欲散去,頓意氣自如,收合成軍,再戰而克。由是血戰八年,屢蹶屢奮,頓志氣不衰,而英師老矣。佛郎西舉傾國之師渡海,與頓夾攻英軍,西班牙、荷蘭亦勒兵勸和。英不能支,乃與頓盟,畫界址為鄰國,其北境荒寒之土,仍屬英人;南界膏腴之土,悉以歸頓,時乾隆四十七年也。
頓既定國,謝兵柄欲歸田,衆不肯捨,堅推立為國主。頓乃與衆議曰:「得國而傳子孫,是私也。牧民之任,宜擇有德者為之。」仍各部之舊,分建為國,每國正統領一,副統領佐之【副統領有一員者,有數員者】,以四年為任滿【亦有一年、二年一易者】,集部衆議之,衆皆曰賢,則再留四年【八年之後,不准再留】,否則推其副者為正,副或不協人望,則別行推擇。鄉邑之長,各以所推書姓名投匭中,畢則啟匭,視所推獨多者立之。或官吏,或庶民,不拘資格。退位之統領,依然與齊民齒,無所異也。各國正統領之中,又推一總統領,專主會盟戰伐之事,各國皆聽命。其推擇之法,與推擇各國統領同,亦以四年為任滿,再任則八年。自華盛頓至今【頓以嘉慶三年病卒】,開國六十餘年,總統領凡九人。今在位之總統領,勿爾吉尼阿國所推也。
初,華盛頓既與英人平,銷兵罷戰,專務農商,下令曰:自今以往,各統領有貪圖別國埔頭、朘削民膏、興兵搆怨者,衆共誅之。留戰艦二十,額兵萬人而已。然疆土恢闊,儲偫豐饒,各部同心,號令齊一,故諸大國與之輯睦,無敢凌侮之者。自與英人定盟,至今已六十餘年,無兵革之事。其商船每歲來粵東,數亞於英吉利。
按,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嘗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
米利堅全土,東距大西洋海,西距大洋海,合衆國皆在東境。華盛頓初建國時,止十餘國。後附近諸國,陸續歸附,又有分析者,共成二十六國。西境未闢之地,皆土番。凡闢新土,先以獵夫殺其熊、鹿、野牛。無業之民,任其開墾荒地。生聚至四萬人,則建立城邑,稱為一部,附於衆國之後。今衆國之外,已益三部。總統領所居華盛頓都城,不在諸國諸部數內。計國二十六,部三。其丁口至道光二十年,計一千七百一十六萬九千餘。
哥倫米阿【一作戈攬彌阿,又作力士勒果勒彌阿】,在馬理蘭內港西汊之尾,勿爾吉尼阿之西北,地跨兩國,周四十里,合衆國之都城也。初,華盛頓既勝英,居於哥倫米阿,定為總統領治所。合衆國之紳耆,皆會集於此議國政。城為華盛頓所建,乃合衆國創業之祖,故即名其城曰華盛頓。有總統領府、議事堂、文武衙署。迤西別一城曰查治當,有書院、鑄礮局。對岸別一城曰阿力山特釐阿,有鑄礮局、育嬰館。三城貿易極盛,居民四萬三千【米利堅各國皆無城,都會聚落即謂之城,其實并無垣堞也】。
緬國【一作洺,又作賣內】,在合衆國極東北隅,與英吉利屬部接壤,西界紐罕什爾,南界海,幅員如中國之浙江省。山水環匝,林木叢茂。北境極寒,冬月雪深數尺,堅冰可勝車馬。南境夏令頗熱。明天啟六年,英吉利有數人,始至基尼河畔,創立一鄉,後漸繁衍,與麻沙朱色士合。嘉慶二十五年,歸合衆國。道光元年,別立為緬國。地產五穀、棉花、紙、熟皮、蠟燭、鐵,以材木為最多,船料皆取辦於此,每歲出口貨價,約八百餘萬。合衆國貿易,緬居十之三。以奧古士大為會城,有大書院二所。正統領一人,副七人,巡察官十二人,贊議官數十人。居民五十萬餘,所務惟農漁商,無鉅富,無極貧。
紐罕什爾國【一作紐韓詩爾,又作紐含社,又作新韓賽,又作新杭西勒,紐即譯言新也】,在緬國之西,北界英土,西界洼滿的,南界麻沙朱色士,幅員如緬三之一。境內峯巒疊聳,最高者曰白山,積雪不消,終歲皓然。有尼比西阿尼湖,周數十里,風景幽絕,土氣清和,其人多壽。明天啟三年,英人麻臣、俄尼士始墾此土【麻臣、俄尼士即 John Mason 與 Sir Ferdinando Gorges】,旋與麻沙朱色士合。乾隆六年,別立為紐罕什爾部,後歸於合衆國。地產大木,有高二十丈者。又產洋參、冰糖、銅、鐵、鉛。會城曰公哥突,有大書院。官制與緬略同,員數差少。居民二十八萬零。東南隅有波子某城,港口深穩,合衆國兵船,皆泊於此。
洼滿的國【一作屋滿的,一作洼門,又作華滿,又作法爾滿,又作委爾蒙】,在紐罕什爾之西,北界英土,西界紐約爾,南界麻沙朱色士,幅員與紐罕什爾相埒。境內有曼士非爾大山,高四百餘丈。山多杉木,冬夏嘗青,故名其地曰洼滿,譯言綠山也。又有大湖曰占勃連。萬曆元年,佛郎西人由加拿他轉徙至此。雍正二年,英吉利人由麻沙朱色士漸拓其地。乾隆年間,別立為一部。乾隆五十六年,歸合衆國。產布疋、綿紗、粗呢、牲畜,兼產鉛、銅、鐵、錫,而鐵尤王。又產皂礬極多。會城曰滿比釐阿,有書院。官制與紐罕什爾同,居民二十九萬零。
麻沙朱色士國【一作馬薩諸色士,又作馬沙朱碩斯,又作馬沙諸些,又作馬撒主悉,又作馬薩諸塞】,在紐罕什爾、洼滿的之南。西界紐約爾,南界干捏底吉、洛哀倫,東距大西洋海,幅員與洼滿的相埒。近海地勢稍平,迤西山嶺重疊。干捏底吉河由北發源,橫貫國中。氣候溫和,似中國之江北。明正德年間,英吉利尚洋教,國人尚西教者,航海逃至此地,名曰新英吉利,開墾生聚,戶口漸繁。康熙三十一年,復歸英轄。乾隆年間,歸合衆國。土產鉛、錫、白礬、煤炭、大呢、布疋、魚油。會城在東界,曰摩士敦,為合衆國大都會。城內萬室雲連,市廛盤匝,百貨闐溢,仍留隙地相間。隙地每方百畝,圍以欄干,外環樹木,為居人遊憩之地,牛馬不容踐踏。故地氣疏通,人少疾疫。有大書院六所,藏書樓數處。一樓藏書二萬五千冊,官吏士子,皆許就讀,惟不准攜歸。城外近臨海港,在合衆國埔頭為第二,其商船、火輪船無所不到。陸地有鐵路,馬車與火輪車並用。火輪車行甚速,每日可三四百里。設正統領一,副二,居民八十三萬零。
洛哀倫國【一作律愛倫,又作爾羅噯倫,又作羅德島,又作羅底島】,在麻沙朱色士之南。西界干捏底吉,東南距大西洋海。幅員如中國之一中縣,在合衆國為最小。明崇禎九年,麻沙朱色士人羅查威廉謫居於此,鳩衆開墾,遂成小部。康熙二年,歸英吉利,後歸合衆國。土產鐵煤。會城曰波羅威士頓【余按:據洋名原文,此處應為波羅威頓士之訛】。城外有海港曰新灣,港內有小島,其國以此島為名。哀倫譯言島,洛哀倫,譯言島部也。島上建樓,高十餘丈,樓頂作小屋,圍以玻璃,每夜燃燈數十,以導海舶避礁石,合衆國港口皆效之。戶口不繁,而貿易工作,與麻沙朱色士相埒,棉花尤良。地平坦,無水磨。海濱多建樓,高六七丈,借風激輪為磨,以屑穀麥。設正副統領各一,居民十萬八千零【南懷仁《宇內七大宏工記》,有樂德島銅人,高三十餘丈,一手持燈,兩足踏兩山腳,海舶出其襠間。銅人內有旋梯,人由旋梯至其右手,燃燈以引海舶,即此島也。建樓燃燈,事本尋常,乃懷仁造為銅人之誕說。而云三十餘丈,不知此銅人何由而鑄,亦何由而立也,亦可謂荒唐之極矣】【余按:此注中所引書名「宇內七大宏工」,即世界七大奇蹟,所言銅人,即青銅巨像,其所在位今希臘之羅德島,非美國之羅德島】。
干捏底吉國【一作干尼底吉,又作哥內的古,又作袞特底格,又作捏的格爾】,在洛哀倫之西。北界麻沙朱色士,西界紐約爾,南距海港,幅員三倍洛哀倫。有大河曰干捏底吉,發源緬國,由此入海,故以水名為國名。土壤中平,沿河腴沃,氣候溫和,近年已興蠶桑之利。明崇禎六年,麻沙朱色士人始墾其地,曰赤活【余按:此人或為 Thomas Hooker】。後有英吉利人墾出港口之地,曰紐倫敦。康熙元年,合為干捏底吉部,歸英轄。嘉慶二十三年,歸合衆國。土產牛、馬、騾、羊、銅、鐵、棉、麻、布疋、大小呢、紙、鐵器。又造木時辰鐘,每歲得三萬件。會城有二,一曰哈得富耳,在河濱,有大書院一;一曰紐倫敦,在海口,有大書院四。其學館為二十六國之最。又有別院,教啞與聾者,以手指代語言,諸國皆效之。設正副統領各一,居民三十萬九百零。
紐約爾國【一作紐約克,又作紐育,又作新約,又作新約基】,米利堅大國也。東界洼滿的、麻沙朱色士、干捏底吉,東南一隅臨海港,南界紐折爾西、賓夕爾勒尼安,西北距安剔衣釐阿、伊爾釐兩湖,東北界英土,地形三角,幅員如中國之福建省。東境多山,大者曰押罷拉既俺,餘多平土。有大河曰活得遜,由北而南,長千餘里,闊三四里,洋舶溯流而上,可數百里。迤北甚寒,冰堅可任車馬,中間有湖曰畜治。其地富庶繁華,為二十六國之最。前明中葉,荷蘭人尋新地,初闢此土,名曰新荷蘭。嘉靖年間,意大里遊民麕至,為荷蘭傭。萬曆間,英吉利人亦至其地,經營開墾,日益富盛。順治年間,英吉利王命其昆弟名約者主之,以兵力逐荷蘭,盡有其地,名曰紐約爾。乾隆四十年,華盛頓舉兵畔英,紐約爾首附之。英人惜其殷富,屢以大兵攻取,故被兵為最甚。會城亦名紐約爾,外通海港,為合衆國第一埔頭。產銅、鐵、鉛、鹽、牛、馬、羊、豕、棉布、嗶嘰、熟皮、白紙、玻璃。每歲貨船入港者,一千五百艘。運入之貨,值三千八百萬圓;運出之貨,值二千三百萬圓。內地通衢,多用鐵汁冶成,以利火輪車之行。有大市鎮二,曰阿爾巴尼,曰推來。通國書院、學館甚多,其費歲一二百萬圓。有演武館,教習鎗礮軍械。官制略同緬國,員數較多。居民二百四十二萬八千,居會城者二十七萬。
紐折爾西國【一作紐約爾些,又作紐惹西,又作新遮些,又作新日爾塞】,北界紐約爾,西界賓夕爾勒尼安,南界特爾拉華,東面大西洋海。幅員與麻沙朱色士相倣。北境有大山,平原多衍沃。有巴沙益河,受諸水匯為深潭,澄浤涵演,怡人遊眺。明天啟四年,嗹國人初寓其地,後有瑞典人墾其南隅,荷蘭人墾其東北。康熙四十一年,始歸英吉利,後歸合衆國。產鐵、鉛、布疋。會城曰特連頓。設正副統領。居民三十八萬零。
賓夕爾勒尼安國【一作邊西爾威尼阿,又作賓西洼尼阿,又作邊西耳文,又作奔西爾瓦尼,又作品林】,在紐折爾西之西。北界紐約爾,西北隅連伊爾釐湖,西界倭海阿,南界勿爾吉尼阿、馬理蘭、特爾拉華。幅員與紐約爾相埒。境內有押罷拉既俺大山,有濕布、下蘇貴哈那等河。地氣寒暑適均,土壤東勝於西。初開其地者為瑞典人。康熙二十一年,英吉利將領威廉賓據之,又買土番曠土,拓為大部,故以姓名其地,曰賓夕爾勒尼安,譯言賓之林野也。乾隆年間,歸合衆國。土產煤、鐵、鹽、呢布、苧麻、磁器、玻璃。會城曰非勒特爾非爾【一作費拉地費,又作兄弟愛】,在東南隅,建於特爾拉華河口。街直如矢,萬廈整潔,外通海港,洋船可直抵城下,為合衆國第三埔頭。每歲運入之貨,值一千一百餘萬圓。境內有鐵路可達鄰封,火輪車船之烟櫃,多造於此。官制與紐約爾略同,居民一百八十二萬零。
特爾拉華國【一作底拉華,又作地那洼,又作德拉委爾,又作列勒威爾】,在賓夕爾勒尼安之東南。西南界馬理蘭,東面臨海港,為特爾拉華河下游,故以水名為國名。幅員與洛哀倫相倣,在二十六國中為最小。地亦瑞典人所開,荷蘭奪之。康熙三年,歸英吉利。初附於賓夕爾勒尼安,後析為小部。道光十年,始歸合衆國。土田卑濕,貿易無多。會城曰多發。設統領一,居民八萬八千零。
馬理蘭國【一作馬里蘭,又作馬黎郎,又作麥爾釐蘭】,東界特爾拉華,北界賓夕爾勒尼安,西南界勿爾吉尼阿,中貫遮士畢海港,分境土為兩畔。幅員與紐折爾西相埒。西北有峻嶺,餘多平土,五穀百果皆宜。明嘉靖間,英吉利有律官曰麻爾底磨,率二百人來墾此土,父子相繼,至崇禎六年告成。其初開時,值英吉利女主馬理在位,故名之曰馬理蘭。馬理譯言王后,蘭譯言地也。後歸合衆國。產呢布、鐵器、牙器、玻璃、紙料。會城曰阿那波里,有書院。官制與諸國同,居民四十八萬。華盛頓都城,在國之西南界。
勿爾吉尼阿國【一作費爾治尼阿,又作委爾濟尼阿,又作洼治尼阿,又作費治彌亞,又作威額爾拿】,在馬理蘭之西南。西北界賓夕爾勒尼安、倭海阿,西界阡的伊,西南界田納西,南界北喀爾勒那,東距海港。幅員之廣,為二十六國之最。境內多山,最大者曰波威爾士。河渠交絡,最長者曰波多墨。有天生石橋,離水二十丈,闊數丈。又有石洞,深一里許,內有生成數石人,名曰龍洞。土壤中平,沿河者較腴沃。明中葉,英吉利王占士時【未知是顯理第幾】,英人初墾此土,因名其地曰占士。後於萬曆初告成,值女主以利撒畢在位,更名曰勿爾吉尼阿,譯言貞女,用以讚揚女主也。乾隆四十一年,歸合衆國。產五穀果實,貿易繁盛。會城在東界海濱,曰里是滿,有大書院。官制略同諸大國,居民一百二十三萬零。合衆國聰明英傑之士,多萃於此。
北喀爾勒那國【一作那弗喀爾勒那,那弗,譯言北也。又作北格羅來納,又作北甲羅里那,又作北戈羅里,又作北駕羅連,又作北加洛粦】,在勿爾吉尼阿之南。西界田納西,南界南喀爾勒那,東距海,幅員與勿爾吉尼阿相埒。境內西北多山,以墨魯山為最高。東南皆平土,河道紛歧,最長者曰羅阿菉。東界有瘴氣,迤西平善。初,英吉利律官格拉領頓【余按:格拉領頓為伯爵銜,本名愛德華海德】,與依爾額蘭威爾里等【余按:依爾額蘭威爾里為伯爵銜,應指爵士喬治加特烈】,來墾此土,因以國王之名名之曰查爾士頓【未詳是查理第幾】【余按:查爾士頓今拼作 Charleston】。後又有臘里者,亦來墾。兩土毗連,告成之後,總名曰喀爾勒那【余按:Carolina 即 Charles 之拉丁語陰性形】。雍正七年,分為南北兩部。北部乃臘里所墾也。乾隆五十五年,歸合衆國。地產金,開鑛淘沙者常二萬餘人。木多松,以松脂代燭。穀以粟米為主,小麥次之。產棉花、烟葉。會城曰喇里。設正統領一,參辦七人,僚佐數十。居民八十萬三千零。耕作買阿非黑奴為之。俗侈靡,好宴飲。
南喀爾勒那國【一作搜士喀爾勒那,搜士,譯言南也。餘與北國同】,在北喀爾勒那之南。西南界若耳治,東南距海,幅員如北喀爾勒那三之二。境內墨魯山,高四百餘丈,餘皆部嶁。有沘底大河,由西北而貫東南。海濱炎熱有瘴氣,迤西適中。初與北喀爾勒那為一部,後分兩部,與北部同時歸合衆國。土宜粟稻,木多松橙,產棉花、苧麻、金、鐵。有鐵路通鄰封。會城曰個倫比亞,有大書院二。官制同北部,惟北部無副統領,南部有之。居民五十五萬三千零。
若耳治國【一作若爾熱,又作若治阿,又作熱爾治阿,又作熱可加,又作磋治阿,又作惹爾日亞】,在南喀爾勒那之西。北界北喀爾勒那、田納西,西界阿拉巴麻,南界佛勒爾勒釐,幅員如中國之直隸省。押罷拉既俺大山,在北境。東北有卸番亞河,又有阿結治、亞拉達麻哈等河,皆注南洋。北界有石洞,高數丈,小河從此流出,駕小舟入洞可十五里,過此瀑布飛下,不能進矣。雍正十年,始有英吉利百餘人居此,立城於卸番亞河畔。無業貧民,競負耒來畊。後荷蘭、瑞典之人,亦來墾荒地,漸成聚落。時南境之佛勒爾勒釐為西班牙所據,以兵爭此土,數年乃定。乾隆十八年,英吉利始建為一部,時英王為若耳治第二,遂名之曰若耳治。嘉慶三年,歸合衆國。地氣、土俗、物產,與南喀爾勒那同,以棉花為大利。會城曰靡理治,有大書院。官制與諸部略同。居民六十五萬一千零。
倭海阿國【一作呵海呵,又作呵希呵,又作阿喜呵,又作呵宜約】,在賓夕爾勒尼安之西。北距伊爾釐湖,西北界密執安,西界英釐安納,南界阡的伊、勿爾吉尼阿,幅員與賓夕爾勒尼安相埒。地多岡阜,無大山,河渠交絡,土壤膏腴。乾隆三十五年,歐羅巴人從西北方來【密執安諸部】,始開荒地。嘉慶五年告成,英人始設官。七年,即歸合衆國。產鐵、煤、鹽、粟、稻、烟葉、苧麻、棉花、玻璃。有河道可達港口,有鐵路通鄰封。會城曰戈攬模士,設官如諸國。居民一百五十六萬零。
密執安國【一作米詩干,又作彌治顏,又作迷詩安】,東北距休侖湖,東南距伊爾釐湖,西距密執安湖,南界倭海阿、英釐安納。幅員略遜於倭海阿。三面包湖,沙土疏衍,隨處可畊。康熙三十九年,佛郎西人始墾其地。乾隆二十八年,為英吉利所奪。道光十五年,始歸合衆國。物產未詳,有鐵路通鄰封。會城曰底特律。設官如諸國,居民二十一萬二千零。
阡的伊國【一作建德基,又作建大基,又作根特機,又作根都機】,在勿爾吉尼阿之西。北界倭海阿、英釐安納,西界奕倫諾爾,南界田納西,幅員如中國之浙江省。地居二十六國之中,寒暑均平,河道縱橫穿貫,田土膏腴,五穀百果,不可勝食。東境連押罷拉既俺大山,有風穴,上半年風從外入,下半年風從內出。嘗有土人於上半年,用窗掩穴口,秉炬而入,行五十里不能盡,懼而返,次日乃出穴,竟莫知其淺深。其地舊屬勿爾吉尼阿。乾隆三十三年,有單耶利蓬者,徙居於此。至三十八年,來者漸衆,立一邑曰暇律士【余按:後更名曰 Harrodsburg,沿用至今】。四十四年,別立為一部。四十六年,歸合衆國。土產禾、麻、菽、麥、烟葉。麥之多,甲於諸國。兼產鐵、鉛、煤。水道不通海,貨難出運,惟用火輪船貿遷於本國。會城曰法蘭富耳,有大學堂。官制略同諸國,員數頗多。居民七十八萬九千零。別有大市鎮二,曰累士,曰歷星頓。兵最強,推為諸國勁旅。
佛勒爾勒釐部【一作佛囉理得,又作佛羅里達,又作縛利他,又作費羅里大】,合衆國之極東南境。地形如拇指,斜伸入海。北界若耳治、阿拉巴麻,餘皆距海。幅員與密執安相埒。地形平坦,壤土與沙石相間,卑濕殊甚。明正德七年,西班牙人般士底里晏始墾此土。嘉靖四十三年,為英吉利所奪。越二十年,西班牙復奪回。嘉慶年間,西班牙與別國交兵,有米利堅貨船,為西班牙軍所刦,米利堅起兵索償,西班牙知曲在己,而米船之貨已散失,乃以佛勒爾勒釐地償之,時嘉慶二十五年也。西班牙人皆他徙,惟留漁戶農夫。近年招集流徙,生聚漸繁。海濱土番尚未全服,時與居民格鬬。產玳瑁、蜜蠟、棗、橙、榴、無花果、甘蔗、棉花、洋藍。以達那哈為會城。止設議事處一所,未立統領等官,故不列於諸國。居民五萬三千零【以上一都、十八國、一部,為米利堅東路】。
田納西國【一作典捏西,又作地尼西,又作德內西】,在阡的伊之南。東北界勿爾吉尼阿,東界北喀爾勒那,南界若耳治、阿拉巴麻、密士失必,西與阿甘色隔河為界,幅員如中國之浙江省。東界有峻嶺,自北而南,綿亙數百里,與押罷拉既俺大山相連。節序和平,土脈膏腴,河渠交貫,五穀百果皆宜。合阡的伊為米利堅中原,如中華之河雒。其地初為勿爾吉尼阿、北喀爾勒那人所墾。嘉慶元年,立為國,歸合衆國。產鐵器、棉布、夏布。會城曰那實。官制同諸國,居民八十二萬九千零。工農并力,家給人足。
阿拉巴麻國【一作阿喇巴麻,又作巴里特摩,又作阿那麻馬,又作亞喇罷麻】,在若耳治之西。北界田納西,西界密士失必,西南隅距海,南界佛勒爾勒釐,幅員差遜於若耳治。押罷拉既俺山在東北境,高百餘丈。境內之水,以阿拉巴麻為最大,因以為國名。南方夏苦熱,土人多入山避暑。北方稍見霜雪,亦不甚寒。近山近海之土多腴沃,地曠人稀,獸蹄鳥跡交於野。其地舊半屬若耳治,半屬佛勒爾勒釐。道光元年,別立為一部,歸合衆國。產金、鐵、稻穀、果實、甘蔗、烟葉、棉花、洋藍,以棉花為最盛。會城曰磨庇理灣,建於海口,為南方大埔頭。出運棉花、麥粉,貿易極盛。有大書院。設正副統領各一,議處官數十人。居民五十九萬零。經商者多,能窮險遠,所造快船行駛極速,內地鐵路亦四達。
密士失必國【一作米西細比,又作彌斯栖比,又作美士細比,又作米西西比】,在阿拉巴麻之西。北界田納西,西北隔河界阿甘色,西南隔河界魯西安納,東南隅距海,幅員與阿拉巴麻相埒。密士失必者,米利堅大河,來源甚遠,大如中國之黃河。其河由此土西界入海,故以為國名。押罷拉既俺大山,至此而盡。地氣與阿拉巴麻同,有瘴氣,夏令人多染疫。土田腴沃,推南邦上壤,惟西界未立隄防,頗受水患。康熙五十四年,佛郎西人初至寄居,西班牙人續至爭之,以為公地。乾隆二十七年,英吉利取之。嘉慶二年,歸合衆國。二十二年,立為一國。舊產烟葉、洋藍,近年以棉花為盛。會城曰查基遜。官制與諸國同,居民十三萬六千八百零。密士失必河口,外通海港,有城曰那吉士,又名新阿爾蘭【余按:那吉士與新阿爾蘭應非指一處。新阿爾蘭臨海,今屬魯西安納】,洋艘所聚,為西南大埔頭。
魯西安納國【一作累西安納,又作雷栖阿那,又作盧宜西安,又作累斯安】,在密士失必之西南,隔河為界。北界阿甘色,西界得撒,南距海,幅員如中國之直隸省。西北有小山,東南平坦,地氣炎熱,多疫癘。土膏腴,有水患。地為佛郎西人所墾。乾隆二十八年,西班牙奪之。嘉慶五年,佛郎西復奪回。八年,合衆國以番銀千五百萬圓買之。二十三年,立為一國。土產甘蔗、棉花,甲於諸國。種蔗十五畝,得糖五千斤。有風櫃彈棉花,一櫃可敵數百人之工。會城曰紐哈連。官制同諸國,居民二十一萬五千五百零。貿易之盛,在密士失必河口,上游諸國之貨,皆萃於此。內地亦有鐵路。
英釐安納國【一作引底安納,又作因地阿那,又作音的亞那】,北界密執安,西北距密執安湖,西界奕倫諾爾,南界阡的伊,東界倭海阿,幅員與密執安相埒。土壤膏沃,山巔亦堪播種,樹木尤叢茂。康熙三十九年,佛郎西人始開其地。乾隆二十八年,為英吉利所奪,後歸合衆國。產煤、鹽、鐵、粟米、苧麻、烟葉、洋參、蜜蠟。有鐵路通鄰封。會城曰英釐安納波里。官制同諸國,居民六十七萬五千零。
奕倫諾爾國【一作伊理奈士,又作依里內士,又作意黎乃】,在英釐安納之西。北界衣呵華新部,西界密蘇爾釐,南界田納西,幅員與魯西安納相埒。地平坦,多茂林豐草,宜牧畜。初與英釐安納為一部,皆佛郎西所墾,後為英吉利所奪。嘉慶十四年,分為奕倫諾爾部,後歸合衆國。土產與英釐安納同。會城曰灣達里阿。居民四十七萬六千零。
阿甘色國【一作阿干薩士,又作阿爾干薩】,在魯西安納之北。東距密士失必大河,與密士失必、田納西隔河為界,西界因底阿土番,北界密蘇爾釐,幅員大於魯西安納。西界有阿薩麻薩尼大山【余按:據查,阿薩與麻薩尼似為一山之異名】,餘皆平土。舊本與密蘇爾釐為一部,皆佛郎西人所墾。嘉慶二十四年,始別為一部。道光十六年,歸合衆國。土俗物產,與魯西安納略同。會城曰力特爾洛。官制同諸國,居民九萬七千零。
密蘇爾釐國【一作密蘇理,又作彌梭里,又作迷蘇利】,在阿甘色之北。東與奕倫諾爾隔密士失必河為界,西北界土番,幅員與阿甘色相埒。境內無大山,多茂林,土宜粟麥稻。有大河曰密蘇爾釐,因以為國名。康熙三十九年,佛郎西人初墾此土,與阿甘色為一部。嘉慶二十四年,始分兩部。道光二年,歸合衆國。產白黑鉛、砒石、煤、鐵、鹽、棉花、牛皮。會城曰渣法旬。官制略同諸國,居民二十三萬三千零。分兩種,一曰格臘色士,即佛郎西人後裔;一曰牙模士,乃佛郎西人與因底阿土番婚配所生,介乎紫白之間【土番紫色】。
威士干遜部【一作威斯滾申達多里】、衣呵華部【一作依阿威士】,在蘇必力湖之南,密執安湖之西,奕倫諾爾之北,跨密士失必大河左右。地界遼闊,約如諸大國之四倍。多岡阜,無大山,土沃易於墾種。本因底阿土番所居,道光十年,始有密執安白人遷居,漸成聚落,錯雜於土番之中,皆建礮臺以資保衛。近年人戶漸多,分為兩部。北曰威士干遜,居民三萬零;南曰衣呵華,居民四萬三千零。經營方始,未設統領等官,故不成為國【以上八國二部,為米利堅西路】。
合衆國之西,抵大洋海,尚有荒地數千里。北界英吉利屬地,南界墨西哥,中有落機大山,諸大河多從此發源。其土番總稱因底阿,種類甚多,長大多力,五官停正似中華,面色紫赤,髮與睛皆黑色。不解耕織炊汲,茹毛飲血,或啖果菜瓜,以草木為棚藔蔽風雨。夏月裸上體,腰圍獸皮;冬寒,則上體亦披皮。又有面塗五色,頭插鳥翎以示武者。業惟漁獵,不知文字。病無方藥,惟求持咒者叱解之。其人明信知敬老,受侮必報,湯火不辭。無錢幣,以樹皮、珠石相交易。有頭目以約番衆。方英吉利與米利堅兵爭,欲誘土番擾西邊,以分米勢,言語不通,土番不為用。而米利堅西鄙之民,多與土番狎熟,因募為一軍,授以兵械,教成隊伍。土番踴躍用命,屢破英軍,故合衆國之勝英,土番與有力焉。近年米人日漸西徙,與土番雜居,教以耕作,風氣漸開。密執安湖之西,已立威士干遜、衣呵華兩部。兩部之西,仍係土番。米人約其地形,分為三部,曰威斯頓達多里,曰威斯頓底特力,曰阿里顏達多里。
威斯頓達多里,在阿甘色、密蘇爾釐之西。南界得撒、墨西哥,西抵落機大山,北界威斯頓底特力。地界遼闊,土肥磽不齊。肥者可耕可牧,瘠者多不毛。米人以其地與因底阿番,為牧獵之場。又立書館,給工作器具,冀日漸化導之。土番種類甚多,有土著者,有外來者。道光十六年,米人查其戶口,分十九種,曰作島斯,曰格力士,曰支羅機士,曰阿些治士,曰瓜包士,曰沙洼尼士,曰干薩士,曰地那洼士,曰機加布士,曰包尼士,曰呵麻哈,曰呵多士,曰西尼加士,曰委士,曰比晏機搔士,曰比呵里阿士,曰加士機阿士,曰阿島士,曰波達洼彌士【余按:印第安族種繁多,暫無力深究,僅就音近者注之,供讀者參考】。以上各種,俱已解耕牧,居廬舍,學商賈,間有通文字者。其餘種類尚多,榛狉如故。
威斯頓底特力,在威斯頓達多里之北。東界威士干遜、衣呵華兩新部,北界英吉利屬地,西抵落機大山,地界遼闊,山路崎嶇,米人罕至其地,故未得其詳。其種人有曼丹士、敏尼達里士、墨臘弗底頓士、然頓士、西阿士等名。道光十五年,嘗與米人戰鬪。地產山羊、鹿皮。
阿里顏達多里,又名戈攬彌阿達多里,在落機大山之西。北界英吉利屬地,南界墨西哥,西距大洋海【即中國之東洋大海,又名太平海】。地界遼邈,里數未詳。西界近海,有山嶺數疊,而東境之落機山為大。產木料、皮毛。有木曰擺樹,高二三十丈,圍四五丈,亭直無枝,至杪始分枝葉,遙望如傘。又有一種樹,其脂如糖,秋收其子作餅甚美。土番不解耕作,非漁即獵,鑿木為舟,可載四五十人,運獸皮至戈攬彌阿河口,易白人壞礮、鐵鍋、白珠、藍珠、烟葉、鐵刀等物。其俗生男女,即以物束頭,俾其頂鼻挺直,并塗脂膩為美觀,間有佩熊爪、銅鐲、藍珠、白珠者。交易多以女,任人調姍,不以為意。又一種番,生子即以物壓頭,欲其匾,經年始除去之,故亦稱匾頭人。戈攬彌阿河之北岸,即彎戈洼島土番,食海魚,衣獸皮。歐羅巴人有彌里士者【余按:不確為何人,或為 John Meares。暫錄於此備忘】,曾至其地,見其頭目之屋,可容八百人。有飲食者,有坐臥者,儀軀粗莽,以人骨為飾。五官亦平正,惟以赤土和黑沙塗面,令人望而駭惡。食惟魚,亦有以人為食者,故市上有人手足。
按,米利堅二十六國,內地各國,大小不甚懸殊,惟東北濱海數國,壤地甚褊,如紐罕什爾、洼滿的、麻沙朱色士、干捏底吉、紐折爾西、馬理蘭,已不及諸大國三分之一,而洛哀倫、特爾拉華二國,周迴皆不過百餘里,乃不及諸大國十分之一。此非其分地之不均也,當歐人之初闢此土也,人戶先棲託於海壖,各成聚落,後乃漸拓而西,日益墾闢。其國之三大埔頭【摩士敦、紐約爾、非勒特爾非爾】,又皆萃於東北,富商大賈之所聚,地雖褊小,氣象固殊。內地各國,皆資耕作,幅員易廣,而財力不如海濱之盛,其勢然也。迨華盛頓倡義拒英,各部之豪,皆起兵相應。功成之後,舉事者凡十餘部,因即分為十餘國。其後有續附者,有新分者,遂成二十六國,皆仍其舊而安之,非裂地而定封也。洛哀倫人戶止十餘萬,特爾拉華止八萬餘,不能因其彈丸黑子,并歸大國。齊魯之不兼邾莒,亦初制則然耳。東方通商諸國,紐約爾最富厚,麻沙朱色士、賓夕爾勒尼安次之,緬與勿爾吉尼阿又次之。倭海阿土沃人殷,阡的伊、田納西地處中原,沃野千里。南方諸國濱海,西方諸國傍河,地利之產,運行較便,故國多富饒。計兩湖之南,密士失必大河之東,已無不闢之土。河西止魯西安納、阿甘色、密蘇爾釐三國,近益以威士干遜,衣呵華二部。其迤西數千里,密林奧草,野番所宅,開墾不易。然生齒日繁,何虞土滿。數百年後,當亦阡陌雲連,直抵西海之濱矣。數千萬里稼穡之土,剖判歷數千萬年,閟而不發,地不愛寶,固如是乎?然至今日而篳路啟疆,固亦莫能終祕矣。
米利堅各國,天時和正。迤北似燕晉,迤南似江浙。水土平良,無沙磧,鮮瘴厲【南方微有瘴氣,亦不甚毒】。其土平衍膏腴,五穀皆宜,棉花最良亦最多,英佛諸國,咸取給焉。蔬菜果實皆備,烟葉極佳,通行甚遠。山內所出者,石炭、鹽、鐵、白鉛。境內小河甚多,米人處處疏鑿,以通運道。又造火輪車,以石鋪路,鎔鐵汁灌之,以利火輪車之行,一日可三百餘里。火輪船尤多,往來江海如梭織,因地產石炭故也【火輪船必須燃石炭。木柴力弱,不能用也。英吉利火輪石炭,皆自蘇各蘭帶來】。
米利堅政最簡易,榷稅亦輕,戶口十年一編。每二年,於四萬七千七百人之中,選才識出衆者一人,居於京城,參議國政。總統領所居京城,衆國設有公會,各選賢士二人,居於公會,參決大政。如會盟戰守,通商稅餉之類,以六年為秩滿。每國設刑官六人,主讞獄,亦以推選充補。有偏私不公者,羣議廢之。合衆國稅入約四千萬圓。文職俸祿,四百七十六萬圓;陸路官兵俸餉,四百三十萬圓;水師官兵俸餉,四百五十七萬圓;雜費三百八十萬圓;開墾土費一千三百萬圓。統領雖總財賦,而額俸萬圓之外,不得私用分毫。衆國舊亦有欠項,道光十七年,一概清還,不復丐貸於民。然緣此公私銀號多歇業,而國家或有不虞之費,無從取給,亦頗受其累云。
米利堅合衆國額兵不過一萬,分隸各礮臺關隘,其餘除儒士、醫士、天文生外,農工商賈,自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一概聽官徵選,給牌效用為民兵。餱糧器械,概由自備。無事各操本業,有事同入行伍。又設隊長、領軍等官,皆有職無俸。每歲農隙,集聚操演。其民兵約一百七十餘萬丁,與古人寓兵於農之法,蓋暗合焉。
米利堅合衆國,白人皆流寓,歐羅巴各國之人皆有之,而英吉利、荷蘭、佛郎西為多。三國之中,英吉利又居大半,故語言文字與英同。其制,土番各畫地授田,不准遣徙,貿遷工作皆白人。其人馴良溫厚,無鷙悍之氣,謀生最篤,商舶通行四海。衆國皆奉西教,好講學業,處處設書院。其士類分三等,曰學問,研究天文地理,暨西教旨;曰醫藥,主治病;曰刑名,主訟獄。
按,南北亞墨利加,袤延數萬里,精華在米利堅一土。天時之正,土脈之腴,幾與中國無異。英吉利航海萬里,跨而有之,可謂探驪得珠。生聚二百餘年,駸駸乎富溢四海,乃以掊克之故,一決不可復收。長國家而務財用,即荒裔其有幸乎?米利堅合衆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瀛寰志略‧北亞墨利加英吉利屬部》
北亞墨利加英吉利屬部
北亞墨利加一土,自米利堅以北,本皆佛郎西所墾闢。英吉利既得米利堅之地,以兵力爭其北土,與佛交戰八年,佛棄其地,英人括而有之。乾隆末年,華盛頓據地起兵,米利堅諸部,盡為頓所割,惟北土用佛例,稅額甚輕,其民未畔,故仍為英轄。北至冰疆,南界米利堅,東距大西洋海,西距大洋海。其地大半平坦,溪河錯雜。河之最長者,曰桑羅棱索。又有伊爾釐、休侖等大湖。地氣嚴寒,略如中國之塞北。西偏林木轇轕,毛蟲所宅。英人窮險極幽,獵野獸而取其皮,貂鼠、騷鼠、洋灰鼠、海龍、海駝之類皆有之。或失路困冰雪中凍餓死。又以火酒氊羢,與土人而易其皮。土人得酒輒沈醉,往往腐腸而斃。所得之皮,由峩羅斯轉鬻中國。大利尤在林木。英人結隊入林,伐木而投之河,順流達於海港,或在海濱造船,或販往英國。新著島一帶,海面多魚,夏季尤旺,諸國漁船蟻集,捕魚醃之,販往洋教各國【洋教各國,齋戒食醃魚】。計每年五穀、木料、皮張、醃魚,各項值價銀數百萬兩。居民約一百二十餘萬。英吉利三島之民,年年有西渡謀食者。地分六部,曰上加拿他,曰下加拿他,曰新不倫瑞克,曰新蘇格蘭,曰散約翰島,曰新著大島。六部總名新北勒達尼亞【余按:據〈佛郎西國〉北勒達尼亞一名可知,此處應譯自其法語名 Nouvelle Bretagne】,附近小島皆屬焉。駐有大酋,總理六部之事。五穀、皮張、木料之外,兼產銅、鐵、鉛、煤、水銀、烟葉。其西北荒地,遼邈無垠,尚未墾闢。
上加拿他,在桑羅棱索河之上游,伊爾釐兩湖之北,長約千餘里。溪湖之水匯集,其流湍急,小洲星列,瀑布一落九十丈。英國無業貧民,來此墾種荒地,勤者往往致富,惰者或困餒死。其會城曰給卑克。
下加拿他,在上加拿他之東,長約千里。居民大半佛郎西人,尚洋教,謀生不勤,故恆產無多,又不服英官,時時揭竿,英人以兵力靖之。土女面紫色,而眉目端好,不解沐浴,英人惡其不潔,故娶之者少。會城曰多倫多。
新不倫瑞克【一作新本士威】,在下加拿他東境之南。南北約八百里,東西約六百里。東臨大海,南北臨內港。港極深,海船駛入,無沙淺。土田最腴,而居民務農者少,皆結隊入林伐木。春水生,木料順流達海港,貨之得善價,沽酒為樂,日在醉鄉,金盡歸山林,理故業。大城邑皆在水濱,會城曰弗勒德里克,係大埔頭,英國商船,往來販買木料。三島無業貧民,每年遷來者約六千人,然地仍空闊,再數百年,亦不患人滿也。
新蘇格蘭,在新不倫瑞克之南。三面懸海,僅一隅與新不倫瑞克相連。東西約一千里,南北約三百五十里。天氣嚴寒,自十月至三月,積雪不消。產銅、鐵、煤,海中多魚。居民勤苦治生,最為安分。會城曰哈勒法,係大埔頭。海濱大港尚多,因戶口不繁,城邑未建,故商舶乏停泊者。
散約翰島【余按:此地初為佛郎西人殖民,名之曰散約翰島,後英人以英王喬治三世四子愛德華之名,更其名曰愛德華王子島,沿用至今】,在新蘇格蘭之東北。長約三百里,廣約百里。老兵移駐之地,專務農功,穀麥堪出糶鄰部。會城曰加爾羅德。
新著大島,在新蘇格蘭之極東北。長約一千三百里,廣約九百里。其海產魚最旺,居民皆以捕魚為業。夏時漁舟如蟻,網罟蔽於海面。土雖肥沃,不務農功,僅種荷蘭薯與蔬菜,穀麥皆買自鄰封。會城曰桑若漢。
《瀛寰志略‧北亞墨利加冰疆》
北亞墨利加冰疆
北亞墨利加之極北境,環北冰海如玦,地當黑道之下,陰凝特甚。夏亦見雪,未秋先凍。湖海皆冰,嵯峨如銀山萬疊。至臘兩月,日不曜,星不隱,人畜皆蟄伏。五六兩月,長晝不夜,海冰皆坼浮洋面如邱陵,船觸之,立即齏粉。其海產鯨魚,歐羅巴諸國,有釣船百餘隻,英吉利、荷蘭為多。其船冬月停結冰中,至夏冰釋,乃往來海面。得鯨魚,油與骨皆獲重價。得海犬、海馬,則食其肉而取其油。釣鯨最險,或觸冰碎舟,或巨鯨吞餌,牽舟沒重淵。然利之所在,不遑恤也。土人甚稀,捕魚鼈為糧,衣海犬之皮,穴地而居,冬時晝夜燃魚油為燭。肢體甚短,黑醜粗具人形。
其地分三域,曰北德溫【余按:今名德文島】,曰北日爾日亞【余按:英海軍將領巴利初將其發現於北極海之羣島命名為新喬治亞,後憶及該名已為他處所用,遂更名曰北喬治亞羣島。據舊地圖所示,應略同於今伊利莎白女王羣島】,曰巴非英巴利【余按:應略指位今巴芬灣與哈得孫灣間之羣島】。極西北之一隅,名監札加【一作甘查甲】,與亞細亞之極東北隅,僅隔海港五十餘里。峩羅斯從彼地跨而有之,獵野獸之皮,以供販鬻。貂鼠、海虎為多。其人皆居地窟中【冰疆無地界,故未繪圖】。
《瀛寰志略‧亞墨利加》
亞墨利加
亞墨利加【一作亞墨理駕】一土,與三土不相連。地分南北兩土,北土形如飛魚,南北似人股之著肥褌,中有細腰相連。北距北冰海,南近南冰海,計長二萬八千餘里。東距大西洋海,與歐羅巴、阿非利加兩土相望,水程約萬里。西距大洋海,直抵亞細亞之東境無別土。極西北之一隅,與亞細亞之極東北隅,隔一海港。以地球大勢言之,三土在東,亞墨利加在西,三土在地球之面,亞墨利加在地球之背也。
亞墨利加別一區宇,自剖判以來,未通別土。其人五官肢體,近似中國,而面色紫赤,如紅銅,如椶色。翦髮留數寸許,歸於頂而總束之,蒙茸如散花。北亞墨利加之極北境,終年寒凍,捕魚而食。稍南以獵獸為生,衣其皮,略如漠北蒙古之俗。再南皆野番散處,再南自墨西哥,至南亞墨利加之可侖比亞、祕魯、玻利非亞、智利諸部,古時即分國土,有城邑。前明弘治年間,西班牙之臣有可侖者【一作閣龍,又作個倫,又作哥倫波】【余按:即哥倫布。Colón 為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作 Colombo】,駕巨艦西尋新地,始抵加勒海灣羣島,知有亞墨利加廣土,先取可侖比亞。正德十四年,西班牙人哥爾德斯探聞墨西哥富饒,率兵攻之,奪其國,再拓而南,南亞墨利加西偏各國,以次蠶食。西班牙人漸流布雜居,開山掘銀礦,以此驟富。其時葡萄牙有海舶遭風,飄至南亞墨利加之巴西,見其土地空闊,徙國人墾種之。佛郎西、英吉利聞之,亦駕巨艦西尋,至北亞墨利加。佛據其南北,英據其中。荷蘭、嗹國、瑞國之人,亦接踵西來,各事墾闢。後佛與諸國所得之土,多為英所并。阡陌雲連,城邑相望,尤為富盛。自是亞墨利加兩土,西班牙、葡萄牙得其南,英吉利得其北,倚為外府者數百年矣。乾隆中,米利堅畔英吉利,英人不能收復,腴壤盡失,僅餘北境荒寒之土。嘉慶年間,西班牙王為佛郎西王拿破侖所廢,國大亂,墨西哥以南諸部皆畔。葡萄牙王為拿破侖所逼,逃至巴西,留子王其地,巴西人逐去之。此時南北亞墨利加,僅英人尚據北地片土,餘皆擁地自擅,不受歐羅巴約束矣。
北亞墨利加之西北境,有高山綿亙,曰落機,自西北而東南。東偏有山,曰押罷拉既俺,由東北而西南,餘多平土。有大河曰密士失必,發源西北,由東南入海,浩瀚如中國之黃河。此外有馬更些、桑羅棱索、德拉瓦勒、波多馬哥、北河諸水【余按:Rio del Norte 為早期對今格蘭特河上游之稱】,縈迴穿貫於平壤之中。故迴環萬餘里,土多膏腴。南亞墨利加之西境,有大山曰安達斯,綿亙如脊,由北而南,長一萬七千里。其山出銀礦,號為金穴。多火峯。山之東,平原廣坦,有大河曰亞馬孫,大如中國之長江。曰疴勒諾哥,曰多干定,曰桑方濟各,曰馬達勒那,曰銀河,皆南土名水。其居民分四種,曰土人,面紫色,即亞墨利加土著;曰白人,皆歐羅巴各國流寓;曰黑人,皆從阿非利加買來之奴;曰雜人,內分三種,或土母白父,或黑母白父,或黑母土父,三種人氣色各不同。其土人亦種族各別,風俗語音殊異。其地舊無牛、馬、羊、豕、犬、貓。西班牙人初到時,騎馬登岸,岸上人望見,以為馬與人一也,皆惶駭奔避。今則蹄角遍野。五穀舊惟黍稷,今則各種皆備。甘蔗、葡萄、橙柑、加非、胡椒、芋薯之類,皆從歐羅巴移種,亦俱繁碩。烟葉、棉花,尤為大利。近又興蠶桑之法。木多松、柏、橡、栗、榆、椴、槐、楊。藥材、顏料、香料極多。五金之外,兼產鑽石、寶石、水銀,煤與鹽隨處有之。
北亞墨利加之北境,寒凍不毛,與亞細亞之北境同。迤南漸溫。米利堅各部,在北黃道之北,與中國節候相倣。再南至可侖比亞一帶,正當赤道之下,炎熱殊甚,然不似阿非利加之酷烈,且無瘴氣,故流寓者無夭閼。迤南漸平。再南至巴他拿峩【余按:按洋語之音,此處應為巴他峩拿之訛】,寒冽如北亞墨利加之北境。至極南之鐵耳聶離依休勾【余按:此地今採意譯,作火地島】,已近南黑道,則冰雪常封,無人畜矣。乃知南北極之皆為冰海,其說信而有徵也。
《瀛寰志略‧日耳曼列國》
日耳曼列國
日耳曼【阿勒曼、阿理曼、亞里曼、占曼尼、耶馬尼、熱爾麻尼、亞勒墨尼亞】,歐羅巴古大國也。其地縱橫皆數千里,北扼波羅的海,南踐地中海,為歐羅巴之中原。
上古時,五方之民雜處,分數十小部。羅馬盛時征服之,尚未盡入版圖。佛郎西既興,其王甲利泰甫【一作加爾祿斯馬哥奴】,攻滅日耳曼諸部,地隸佛版百餘年。梁乾化元年,部人畔佛,復推佛郎哥尼亞酋長官拉多為王。王不世及,惟衆所推。薩克索尼亞、佛郎哥尼亞、蘇亞維亞三部之酋,先後據王位。元初,墺地利亞酋長羅爾德福為王,能服衆,由此繼序,不復推。至明初,日益強盛,聲威四播,幾與羅馬代興。康熙三十九年,各部皆自王其國,不相臣屬。墺地利既并兼坐大,普魯士亦拓地稱雄,兩國皆自有名,不復稱日耳曼。所餘迤西一片土,分三十六部,稱王者四,餘以次遞降,如中國之公、侯、伯。大者千餘里,小者乃數十里。東界墺地利亞、普魯士,西界荷蘭、普魯士、佛郎西,北界嗹國暨波羅的海,南界瑞士、意大里。南北約二千四百里,東西約二千二百里。
嘉慶十一年,佛郎西拿破侖以兵脅日耳曼列國,皆降之,部落多所更易。後八年,拿破侖敗,日耳曼列侯各復爵土。嘉慶二十年,各國公使會議於維也納【墺地利都城】,以墺地利、普魯士本日耳曼所分,而嗹國、荷蘭,與日耳曼牙錯,合四國於日耳曼列國,稱同盟四十國,以墺地利為盟長,各按戶口多寡定兵數,每百人應出額兵一名,每二百人出援兵一名,共三十萬四千餘。各國公使,皆駐佛郎渡【即佛郎克佛爾】,有大事則會議。防兵分十二隊,畫地立營,總帥一人,各國公舉,然為帥者,多墺地利人,他國人不敢當此任也。各國語音皆同,有奉西教者,有仍奉洋教者。地氣北寒南暖,多腴壤,五穀百果皆宜,花卉亦繁。產金、銀、銅、鐵、錫、鉛、寶石、玉石、花石、赭石、滑石、磁石、陽起石、黑礬、白礬、硝磺、磠沙、磁粉。
巴威也拉【一作巴華里,又作拜焉】【余按:巴伐利亞之西、葡、意等語皆作 Baviera,故此處譯作巴威也拉。作者徐繼畬於此篇似多以羅曼語系發音為譯,如 h 無聲,gen 譯作「認」等,故此篇部分譯名與德語音有異】,在日耳曼東南方。南北一千一百餘里,東西八百餘里,在列國中,幅員最大,爵稱王。戶口四百七萬餘,公會應出兵三萬五千六百。昔時嘗與佛郎西結盟,以攻日主。都城曰慕尼克【一作門占】,街市華潔。其民善造細皮、清玻璃、時辰表,工力巧捷,名播四方,各國皆與通市。其制,於七千人中,選明通有識者一人,赴京辦事,謂之事主。有大事,則國王會衆事主商決之。初造時辰表之城,曰尼林山。又有兩城,曰雨山,曰澳堡。今雖蕭索,造器之工尚夥。
瓦爾敦巴爾【一作威丁山,又作味耳典白】,在巴威也拉之西。南北五百里,東西三百六十里,爵稱王。戶口一百五十二萬,公會應出兵一萬三千九百五十。四境多山嶺,出葡萄酒與各果實。都城曰斯都德牙爾【一作突甲】。
薩克索尼亞【一作撒遜,又作撒孫】【余按:薩克森之拉丁文作 Saxonia,故此處譯作薩克索尼亞】,在巴威也拉之北,為日耳曼適中之地。東西五百里,南北三百里,爵稱王。戶口一百四十萬,公會應出兵一萬二千。國之南界,有大山綿亙,與墺地利、巴威也拉毗連。山產銀鑛最王,開掘已五百年,尚未匱竭。昔時西國之銀,多出於此。地乏五穀。居民夏則攻鑛,冬則挾餘資,遊四方,飲食宴樂,資盡而反。都城曰德勒斯達【一作德停】,王宮與教祖堂極宏麗。民多養綿羊,毛毳細軟,用織大呢。又造磁器甚精,不亞中國之產。前明時,撒有名人曰路得,能譯解教旨,別立西教名,以別異於洋教。由是西教盛行,而洋教之權衰。國有大邑,曰來責,每歲設市二次,諸國商賈雲集。其地所出者書籍,鐫印最精。各國之文字、百家衆術之著作,無不畢備。每年所售,無慮數萬億冊,價值數百萬圓。
亞諾威爾【一作漢那耳,又作漢那華,又作漢挪瓦】,在日耳曼之西北境,與嗹國接壤。南北八百七十里,東西五百四十里,爵稱王。戶口一百五十五萬,公會應出兵一萬三千五十。境內平坦,沙磧居半,惟沿河有沃田草場,兼產蠭蜜。康熙五十二年,亞諾威爾有王若耳治,稱賢德。值英吉利王威廉第三卒,無子,英之臣民招若耳治,奉以為主,子孫承繼至於今。亞諾威爾別立支子。故亞諾威爾為英之宗國,百餘年來依為脣齒。道光十七年,亞諾威爾內亂,他姓代立。都城同國名,有大書院曰可宁延,收教幼學,聲名最著【西境有亞爾敦不爾厄,幅員頗廣。列國中有薩克撒、亞爾敦不爾厄,乃合三邑為國,合計袤延僅百餘里,與此土廣狹不侔。此土或別有所屬,抑即薩克撒地,存俟再考】。
巴敦【一作巴丁】,在瓦爾敦巴爾之西。南北七百里,東西三百四十里,侯國之最大者。山嶺盤迴,峯巒秀出,風景清華,為日國之最。爵如上公。戶口一百十三萬,公會應出兵一萬。都城曰加爾斯盧合【一作甲利安】。地產麻、豆、葡萄酒。
挨塞【一作黑西】,在亞諾威爾之西南。長三百二十里,廣二百里。爵如上公。戶口七十萬,公會應出兵六千一百九十。都城曰達拉摩斯達【一作馬因】,崇墉屹立,礮門環繞,外濬深池,敵不能攻。產麻、烟、葡萄酒。
挨塞加塞爾【一作黑西加塞爾】,與挨塞毗連。長四百里,廣二百五十里。爵如上公。戶口五十九萬二千,公會應出兵五千六百七十。都城曰加塞爾。其制,幼主不得治事,母后或至戚居攝,俟年十八乃反政。地多山,產銀、銅、鐵鑛。
梅咯棱不爾厄【一作墨林堡】,有二國,在北方。一曰斯乖零,長四百里,廣二百八十里,爵如上公。戶口四十三萬一千,公會應出兵三千五百八十。都城與國名同。一曰斯德勒利也斯,長一百八十里,廣一百里,爵如上公。戶口七萬七千。公會應出兵七百十七。都城曰疴爾敦不爾。兩國地平坦,饒牲畜。
威馬爾【一作威密】,薩克索尼亞所分國。昔有薩克索王,裂國之西界以封五子,故五子各守封地,不屬於薩克索。威馬爾地錯雜於鄰國之中,不相聯絡,約計袤延三四百里,爵如上公。戶口二十二萬二千,公會應出兵二千一百。民多穎慧,其君好招納文士,故學業稱盛。都城與國名同。
薩克撒各不爾厄額達【一作撒可堡】,亦薩克索所分。地錯雜於列國之中,不相聯絡。約計袤延三四百里,爵如公。戶口十四萬五千,公會應出兵一千三百九十。地有牧場,山出金鑛。現英吉利女主之夫博雅那【余按:即維多利亞女王之夫艾伯特】,即此國之世子也。都城曰各不爾厄。
薩克撒亞爾敦不爾厄【一作撒黑堡屋】,亦薩克索所分。合亞爾敦不爾厄、羅內不爾厄、挨森比爾各三邑為國,約計袤延百餘里,爵如公。戶口十萬七千,公會應出兵一千二十。都城曰亞爾敦不爾厄。
薩克撒梅凝認【一作撒買凝】,亦薩克索所分。長五百里,廣一百二十里,爵如公。戶口十三萬,公會應出兵一千二百六十。都城曰梅凝認,其地產鹽。
挨塞烘不爾厄【一作黑堡】,亦薩克索所分。國分兩地,一曰烘不爾厄,一曰美塞內英,合計約數十里,爵如伯。戶口二萬一千,公會應出兵二百。都城曰烘不爾厄。
拿搔【一作拿埽】,長二百二十里,廣一百五十里,爵如公。戶口三十三萬,公會應出兵三千二十。昔嘗為荷蘭所兼并,國人逐荷蘭酋,復立故主。都城曰維斯巴敦。地產葡萄酒與各果實,夙稱富饒。
不倫瑞克【一作保林帥】,地不相連,有包於普魯士境內者,有括於亞諾威爾境內者。約計袤延二三百里,爵如公。戶口二十四萬二千,公會應出兵二千九十。都城與國同名。
安拿爾【一作安合】,分三國,一曰德搔,地錯雜列國之中,約計百餘里,爵如公。戶口五萬六千,公會應出兵五百二十。都城同國名。一曰伯爾尼不爾,地錯雜普魯士境內,分上下二處。約計百餘里,爵如公。戶口三萬八千,公會應出兵三百七十。都城同國名。一曰咯敦,地分四處,在黑哩巴河之左者二,在河右者二。約計百餘里,爵如公。戶口三萬四千,公會應出兵三百二十。都城同國名。三國地雖褊小,而民居密匝,城邑相望。山水最佳,足供遊賞。都城各有園亭,極幽雅。
留斯【一作策士】,分三國,一曰咯勒斯,長七十里,廣五十里,爵如侯。戶口二萬五千,公會應出兵二百。都城同國名。一曰意士給利斯,袤延約數十里,爵如侯。戶口三萬,公會應出兵二百八十。都城同國名。一曰羅奔斯的音,本與意士給利斯為一國,後析為二。袤延約數十里,爵如侯。戶口二萬七千五百,公會應出兵二百六十。都城同國名。
斯瓜爾斯不爾,分二國,俱包普魯士境內。一曰盧德耳斯達,長九十里,廣七十里,爵如侯。戶口五萬七千,公會應出兵五百三十,都城同國名。一曰孫德耳砂森,長一百二十里,廣六十里,爵如侯。戶口四萬八千,公會應出兵六百九十。都城同國名。
里卑【一作立北】,分二國,在亞諾威爾之南。一曰德的摩爾,長一百二十里,廣一百里,爵如侯。戶口七萬六千,公會應出兵六百九十。都城同國名。一曰燒問不爾厄,長八十里,廣三十里,爵如侯。戶口二萬六千,公會應出兵二百四十。都城曰不給不爾厄。
襪爾德咯【一作瓦得】,長一百二十里,廣八十里,爵如侯。戶口五萬四千,公會應出兵五百十八。都城曰哥爾巴士。
何痕索勒爾【一作素林】,分二國,皆普魯士王之支庶。一曰昔麻認,長一百二十里,廣七十里,爵如侯。戶口三萬八千,公會應出兵三百五十。都城同國名。一曰挨深認,長八十里,廣三十里,爵如侯。戶口一萬五千,公會應出兵一百四十。都城同國名。
列支敦士敦【一作光石】,長六十里,廣三十里,在薩克索南山中,爵如侯。戶口六千,公會應出兵五十五。都城同國名。
此外,北境尚有小國五,皆商賈萃集之地,自推殷戶為官司理事,不隸王侯。一曰昂不爾厄【一作漢堡】,地間隔不相聯,約計袤延四五十里。戶口十四萬八千,公會應出兵二百九十。會城在易北河口,為各國互市之地,其船時至粵東。一曰不來梅【一作北閔】,包亞諾威爾境內,袤延約三十里。戶口五萬,公會應出兵四百八十。通商在威悉河濱,其船亦時至粵東。一曰佛郎克佛爾【一作佛郎渡】,地不相聯,袤延約三四十里。戶口五萬四千,公會應出兵四百七十。其城臨河,古時所築,各國公使防兵,皆駐此城。每年開大市一次,遠方商賈輻輳者數千帆。一曰盧卑咯【一作利比】,地不相聯,袤延約三四十里。戶口四萬六千,公會應出兵四百。一曰尼發深,周迴僅數里,戶口二千八百九十,公會應出兵二十八人。
日耳曼界內江河,最長者為來因河,由南而北,轉西至嗹國界入海。河濱土脈腴潤,產葡萄最良。沿河多名山古蹟,風景清美,時有遠客來遊。多惱河亦大水,在日界內橫流如帶。北方則易北河,其名水也。其民居北方者,多強健,性淳良,好學術;南方民風奢侈,日惟醉飽,無遠圖;西南一帶,民多勤苦謀生,力作不倦。界內列侯,壤地雖小,而與諸大國婚媾往來,用敵體禮。其同盟公會,條約雖甚堅明,然分土既衆,不免蠻觸之爭。遇大敵則心力不齊,難於制勝。幸維也納歃盟之後,佛郎西止戈保境,未發難端,或亦慮衆怒之難犯耳。
按,日耳曼為歐羅巴適中之地,似中國之嵩雒。其人聰明闊達,西土以為貴種。其分土列爵,似三代封建之制。自各部擁土自王,墺地利雖疆土日擴,共主之名不復存。然小侯數十,傳爵土於子孫,而諸大國無吞噬之謀,則猶有古意存焉。又佛郎西、英吉利立國之祖,皆日耳曼人。諸國每遭喪亂,輒招致日耳曼列侯或世子為王。大國如英吉利,小國如比利時、希臘皆是也,殆西土王氣之所鍾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