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里亞列國
意大里亞【以他里、以他利、伊達利、羅問、羅汶、那嗎】,歐羅巴古一統之國,《漢書》所謂大秦國也。東北界墺地利亞,北界瑞士,西北界佛郎西。其餘全土,斜伸於地中海,似人股之著屐者。中有大山,綿亙如脊。其地天時和正,土脈膏腴,穀麥昌茂,花木馨芳,幽谷名園相屬,西土羨為福地。
自周以前,為土番散部。周幽王時,羅馬崛起,國勢漸強。其後武備日精,疆土四闢。至西漢時,北扼日耳曼諸部,至波羅的海;南服阿非利加北境各國;西辟佛郎西、西班牙、葡萄牙,至大西洋海,又跨海建英吉利三島;東并希臘諸部,括買諾、西里亞,縱橫千萬里,跨歐羅巴、亞細亞、阿非利加三土。邊外弱小諸部,皆修貢職為臣妾,居然大一統之勢。建都城於羅馬,諸國仰之如周京【《西城聞見錄》所稱控噶爾都城務魯木,即羅馬之轉音】。東晉時,又建東都於黑海之峽,稱為君士但丁【一作公膽廷,又作康思坦胎諾格爾,《西域聞見錄》稱為控噶爾】。
其後傳世既久,嗣王多淫辟敗度,內亂迭生,廢立屢見。西北諸部,皆擁土自王,不復為臣。東晉孝武帝二十二年,國分為二,以羅馬為西王,君士但丁為東王。東王至明景泰間,始為土耳其所滅。西王居意大里故地,劉宋時為北狄峩特族所滅。峩特族立國三百餘年,佛郎西取之,以羅馬都城奉教王。後復分裂。有伯棱日爾者,嘗并兼諸部為一,旋以苛暴為國人所廢。墺地利亞征服之,割北境之米蘭、威內薩兩部。自是之後,諸部時合時分,日尋干戈,雲擾尤甚。嘉慶十年,佛郎西王拿破侖略定其地,為佛藩部。拿破侖敗,諸國公使會議於維也納,分其地為九。大國四,曰羅馬,曰多斯加納,曰薩爾的尼亞,曰那不勒斯。小國五,曰巴爾馬,曰摩德拿,曰盧加,曰摩納哥,曰勝馬里虐,猶總稱意大里亞。其地物產豐饒,兼有蠶桑之利,每歲所產絲綿,價值三千餘萬。葡萄酒、橄欖油、橙柑檬栗諸果,亦皆繁碩。其民身體纖弱,外寬柔而內陰賊,往往昏夜刺殺仇人。好談論游戲,喜謳歌,有稷下之風。各國皆崇洋教,而羅馬為最盛。
羅馬,一稱教宗國,古羅馬舊都也。當全盛時,文物聲名,為西洋第一大都會。至劉宋時,為北狄峩特族所據,故王宮闕,大半殘毀,書冊舊典,亦掃蕩無遺。由是民變夷俗,非其舊矣。洋教自東漢時傳播西土,羅馬人崇信尤篤。故國既為狄所據,洋教之徒,乘機招誘,黨羽日繁,大權歸其掌握。佛郎西既滅峩特族,遂以其地歸洋教師,號曰教王。教王歿,則大會各教主僉議,推老成者一人嗣位,略如前後藏喇嘛坐牀之俗。其教傳布各國,有不遵者,輒挑釁構兵夷滅之,或教其民叛主。佛郎西之創霸也,教王為之加冕;英吉利北族之起兵也,請於教王,教王封以英土,其權如此。至前明時,日耳曼人路得別立西教,稱為正教,斥洋教為異端邪說。於是諸國半歸西教,而教王之權頓衰。所據之羅馬都城,古蹟最多。洋教堂極崇宏,光彩射目。入教之徒如蟻,各食教王俸糈。別國之祭司【禮拜主事者】,遠方之信士,焚香禮拜者,踵相接也。其民惰於農事,野多曠土。山內多藏兇盜,捕急則逃入教祖堂,無復過問者。
多斯加納【一作突加拿】【余按:意大利語作 Toscana】,在羅馬之西。東北界羅馬,西南臨海。土地膏腴,物產豐厚。都城曰佛羅稜薩,街衢整潔,萬廈翬飛。所屬有古城曰北撒,昔稱繁會,今已凋敝。海口有城曰里窩那,市舶所萃,貿易甚繁。
薩爾的尼亞【一作沙力尼阿,又作撒地尼,又作撒丁】,本意大里大島,其國由此島而割意大里西北境,遂以島名為國名。地在多斯加納之西北,與瑞士、佛郎西接壤。國分四部,曰辟門,曰熱那亞,曰撒歪,曰撒丁島。都城在撒歪,曰都靈【一作土林】。殿堂宏麗,西人豔之。辟門多山,田不足畊,其民多走別國謀生。熱那亞在海隅,昔為地中海公市,萬艘鱗集,稱大都會。意大里戰船,皆屯泊於此。今衰廢已久,僅存各官之衙署而已。撒丁島地甚廣莫,而林莽居半。居民披羊皮,挾利刃,遊牧林薄中,性悍獷,難於鈐束。
那不勒斯【一作拿破利,又作拿破里,又作捏不爾士】,在羅馬之南,東西南三面皆海,正地形似鞾屐之處,意大里之南境也。西南有大島曰西治里【或作什士力,又作西基利,又作西西里亞】,與那不勒斯合為一國。都城同國名,屋宇高大,殿廟整肅,郭外萬峯環繞,高插雲表,內多幽壑古洞。別有火峯,峯頂常出烟雲,有時火石飛空,墜數十里外;或飛灰如霜霰,積數尺,壓田畝廬舍。又火漿迸流如水,所至草木皆燼。近山有二古城,灰埋已千餘年。忽土人掘出,垣堞依然,傳為異事。地震甚烈,居民頻年被災。惟土田肥沃,物產豐饒,故戶口繁密,無肯避而去者。西治里島,縱橫皆四五百里。土尤肥沃,多五穀良釀。島中亦有火峯,鄉邑屢遭焚毀。吏多苛政,教主擅權,故夙稱沃土,而民恆貧乏。其會城曰巴勒摩,埔頭曰墨西拿。
巴爾馬【一作巴馬】,在薩爾的尼亞之東,摩德拿之西,北抵波河,縱橫皆二百里,戶口四十餘萬。昔為墺地利王女封地,佛郎西王拿破侖之后也。拿破侖既敗,其后別醮,仍據此地。
摩德拿,東連羅馬,西連巴爾馬,長三百里,廣一百四十里,戶口三十八萬。
盧加,東連多斯加納,西至地中海,長九十里,廣五十里,戶口十四萬餘。
摩納哥,在薩爾的尼亞境內,長三十五里,廣二十里,戶口六千五百。
勝馬里虐,在羅馬境內,袤延約五十里,戶口四千餘,自推酋長理事,不屬教王。
意大里西南,有馬里他島,地多磐石,居民積土為田以耕。其俗儉嗇勤苦。戶口極繁。昔保羅浮海擱淺,泅登此島,為人療病,著神異之迹。故此島名傳西土。當回部方強,以兵力脇此島。島酋率驍卒拒之,回部竟不能取。嘉慶年間,佛郎西誘降其酋,旋為英吉利所奪,守以重兵,為地中海停泊戰艦之處。
按,西國自剖判以來,惟意大里為一統為朝。肇造邦土,在成周中業,混壹在西漢之中,分裂在東晉之末,宗社之墟,在明景泰間。祚數之長,泰西無其比也。據泰西人所記載,其創業之主曰羅慕路【一作羅母洛】,於周幽王年間,始建城於羅馬。別五土之宜,教民以耕稼,造戟弩以習戰。子努馬【一作又馬】嗣位,初設律例,愛育黎元,分等威,別貴賤,境內大治。傳七世至達爾癸虐蘇比爾伯,淫虐無人理。民廢王,選賢者二人居高爵,立公會以治事。高爵每年一易,由是國無王而勢日強盛,意大里諸部,皆歸版圖。阿非利加北境,有大國曰加爾達額【一作迦大其】,舊名非尼西亞,立國最早,由希臘遷於地中海之南岸。其國善於商賈,擅地中海之利權,又兼并西班牙,富強無與埒。羅馬初興時,加爾達額屢侵軼之,又奪其屬島西治里。後羅馬漸強,始稱勍敵,搆兵數百年,迭為勝負。西漢初,加爾達額命其大將漢尼巴,合西班牙之兵,大舉伐羅馬,連戰皆克,陷南境諸城。羅馬大將發比約馬西摩,堅壁以老其師。而遣別將馬爾塞羅伏奇兵,邀其歸路。又遣西比揚潛師渡海,襲其都城。漢尼巴聞警還救,遇伏大潰。比渡海將至,西比揚回兵,邀擊於海中,全軍盡覆。漢尼巴乘漁舟,奔西里亞求援。時漢高祖六年也。
是時希臘分數部,馬基頓最強。諸部為所凌侮,求庇於羅馬。羅馬以兵護諸部,因脇降為屬國。諸部悔之,密約西里亞為援。西里亞者【一作敘里亞】,亞細亞大部,在猶太之北,舊本巴庇倫地。波斯滅巴庇倫,地歸波斯。後馬基頓王亞勒散得伐波斯,盡取其地。亞勒散得卒於軍,諸將裂其土自王,分為數國,後并入西里亞為一國,勢頗強大。故希臘諸部,欲倚之以拒羅馬。而漢尼巴又盛稱羅馬師疲易敗。漢惠帝五年,西里亞王安的約哥,帥兵赴希臘,羅馬迎擊之。西里亞兵大敗奔回,羅馬軍乘勝逐北,圍其都城。安的約哥納土降,漢尼巴自殺。因移兵征馬基頓,馬基頓亦降,希臘諸部皆獻土。漢景帝十年,羅馬以大兵伐加爾達額,圍其都城。城將陷,加爾達額闔城自焚。羅馬毀其城,因略定其屬部。復征服西班牙,置為別部【時葡萄牙為西班牙西境,尚未立國】。
是時地中海南岸,尚有兩強國,一曰奔多【余按:意大利語作 Ponto】,一曰入占爾達【余按:「入占爾達」應為「入古爾達」之訛】。奔多有高哥斯大山為屏敝,其王覓的里達隄,強武好戰,恃天險,不肯賓服。羅馬命大將西拉、盧占祿征之【余按:「盧占祿」或為「盧古祿」之訛】,連兵二十六年,屢破其軍。覓的里達隄扼險不肯降,漢景帝後元年,羅馬大將奔彪【余按:意大利語作 Pompeo】,以奇兵破奔多,殺覓的里達隄。入占爾達尤險遠。漢武帝元封五年,羅馬大將馬黎約征服之。由是地中海南岸諸部,盡入版圖。猶太、麥西亦納欵。北境拓地至日耳曼,復西辟佛郎西,渡海征英吉利土藩,建為大部。西土數萬里,無復抗顏行者。
初,羅馬廢國王,立公會,高爵由衆推選。原議一年一易,後因兵事不得易,漸有久於位者。高爵子孫,名曰巴的黎西疴。推舉高爵,半由巴的黎西疴。黎庶雖有奇傑,多阻遏不得進。而高爵子孫,席富貴,以勢凌人,黎庶積不能平。時諸將四征不庭,各擁強兵。兵皆百戰,悍不馴。至是四方略定,諸將各凱旋屯畿甸。適有夷族自東北來侵,亞細亞諸部,多翻城應之。大將綳標【一作潘沛】往剿,方戰勝收復境土,而內變作。先是馬黎約之兵,與西拉之兵,詬誶交鬨。黎庶之黠者,乘機倡亂,殺高爵子孫。民與紳鬬,兵與兵訌。既而兵民紳分黨相攻。數旬之內,反者如蝟毛而起,屠戮凡數萬人。綳標聞變急回兵,大將愷撒【一作人略塞薩爾】方西征,亦旋師,共平內難,盡戮反者。前後死者凡十餘萬人,國乃定。是時大權歸兩帥,綳標為羅馬宿將,征服麥西、猶太,重定亞細亞,建功最早,貪權位,漸驕恣。而愷撒負英略,學術過人,平佛郎西、英吉利,建為大部,勳業尤著。兩人積不相能。愷撒素得民心,綳標度不能抗,託故之東部,起兵攻愷撒。愷撒率衆禦之。戰於希臘之法爾薩里亞,綳標兵潰,單舸奔麥西。麥西王斬其頭,獻羅馬。由是愷撒總大綱,立法制,羅馬大治。
時高爵有不盧多、加西約者,忌愷撒之得大權,將帝制,遣客刺殺之。高爵馬爾各安多尼約,因擅權專制,將自王。愷撒猶子唯大屋【一作塞薩爾額達維約】起兵攻之【余按:「唯大屋」應為「屋大唯」之誤】,戰於黑細約河。馬爾各安多尼約大敗,攜其孥而逃。不盧多、加西約皆自頸死。漢成帝建始二年,唯大屋踐王位,是為羅馬復立國王之始。當是時,羅馬東境至亞細亞【即土耳其中、東兩土】,西境至西班牙、英吉利,北境括日耳曼諸部,南境包阿非利加之北境。地兼三土【亞細亞、歐羅巴、阿非利加】,周迴數萬里,盡入版圖。波斯遣使乞和,天竺亦遣使通好,徼外諸夷部皆入貢。建始三年,唯大屋更名曰奧古士都【一作奧烏士多】,銷兵罷戰,親閉仍納廟門【仍納,兵主之神。兵興則啟門,兵罷則閉門】。性寬大,厚待功臣,親愛士民,為羅馬極隆平之世。
其後駕里古喇、尼囉相繼立,皆苛暴荒淫,比於幽厲。大將菲士巴山,素得民譽,衆推戴為國王。時猶太叛亂,命其子第度伐之,攻破猶太都城,屠之。已而第度嗣立,慈惠愛民,稱為賢主。未幾卒,其弟嗣立,煩刑苛斂,國人不堪其虐,弑之。東漢和帝九年,王大喇壤嗣位。時匈奴侵北鄙,命將擊走之。王性寬惠,矜庶獄,有仁聲。晚歲好土木,比頑童,論者惜其不終。繼立之王好武,屢伐匈奴,勝之。順帝十二年,王安敦嗣立,博物好古,明於治體,修律度,振綱紀,號為中興。時匈奴逐水草屢犯邊,王親率大兵渡河深入,不解甲者數年。窮追至北海,犂其庭幕,伏屍百萬。由是烽燧銷息,數十年無鳴吠之警。東漢之末,昏庸在位,骨肉相殘,國大亂。蜀漢後帝年間,稱王者三十人,日相屠攻。有奧哩都者,削平僭逆,光復舊物,羅馬再康。後因東方多邊患,恆屯重兵以備之。晉懷帝永嘉元年,王君士但丁【或作公膽廷】嗣位,性謙柔,有遠略,建大城於他大尼里海峽之北岸,以控制東方,即名曰君士但丁城【一作康思胆胎諾格爾,又作官士丹的諾伯拉,又稱控噶爾】,是為羅馬東都。君士但丁卒,三子爭立,國又幾亂。嗣立之王好佛,仇西教,伐波斯,中流矢卒。王約菲安嗣位,溫恭好禮,修好四鄰,稱為太平。
先是東北有峩特族者【一作厄都,又作哥度】,為匈奴所攻,降於羅馬。羅馬處之北境,恣其游牧,生聚年久,日漸強盛。羅馬既立東都,悉以勁兵防東邊,西都守備單弱。峩特突以兵犯羅馬,羅馬王禦之,殞於陣,國大震,乃與之和。王第阿多西嗣位,潔白自修,稱為令辟。東晉孝武帝二十二年,分國為兩,以羅馬為西都,以君士但丁為東都,立二王分治之。其後西都屢為峩特所侵,日就衰弱。王和挪流嗣立,貪饕喜淫刑。峩特屢來攻,肆行殺掠,城邑蕭然。宋蒼梧王元徽三年,峩特圍羅馬都城,王出降,峩特囚之軍中,憂懼死。羅馬民私葬之。由是西都遂為峩特所據,而東都仍稱羅馬國。梁武帝二十五年,東王如地尼安嗣位,精於吏治,因舊例煩苛,令羣臣刪訂之,歸於寬簡,臣民稱便。時國人有航海至中國者,攜蠶桑之種以歸,試植之,與土性宜,由是繭絲之利興焉【泰西興蠶桑之利,已一千數百年,而中國之人不知,以為皆從粵東販往】。唐初,回回教之摩哈默,興於阿剌伯,新兼波斯,勢張甚。欲強羅馬入回教,羅馬不從。由是為阿剌伯所怒,數數被兵。是時,峩羅斯興於北土,以兵侵羅馬。羅馬與之和,以女嫁之。從此,峩羅斯洋教。已而阿剌伯攻羅馬之東境,西里亞、猶太、買諾諸部皆陷,峽東地全成敵境,僅餘故希臘片土【即土耳其西土】,勢益孤弱。元末,土耳其起於買諾,兼并峽東諸部。數渡峽【即他大尼里峽,已詳土耳其圖說】,攻羅馬,侵割其旁邑殆盡。明景泰三年,攻陷君士但丁都城,羅馬遂亡。
〇《後漢書》:「大秦國一名犁鞬,以在海西【此海指地中海】,亦云海西國。所居城邑,周圍百餘里。置三十六將,皆會議國事。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與安息【即波斯】、天竺【即印度】交市於海中。其王常欲通使於漢,為安息遮遏,不得自達。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云云。考之泰西人所紀載,羅馬都城最大,與漢書「周圍百餘里」之說相合。又羅馬自努馬七世後,不立國王,選賢者居高爵,立公會以治事,與漢書「王無常人,簡立賢者」之說相合。漢成帝二年,唯大屋踐王位,仍世及。漢書所云,乃其往事。又漢順帝十二年,王安敦嗣位,號為中興,與漢書「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入貢」之說,年代名氏均相合。則意大里之為大秦,無可疑矣。意大里在兩漢時,歐羅巴一土,隸幅員者十七八。故大秦之外,別無海西部落之名見於范書。惟安敦之入貢,由日南徼外,其為航海東來,可想而知。然則謂歐羅巴諸國,明以前未通中國者,殆不其然。惟市舶之聚於粵東,則自前明始耳【唐宋以來,皆以拂箖為大秦,不知拂箖乃大秦東鄙屬部,猶之稱浩罕為安集延也。然自宋以後,拂箖為回部所據,并不屬大秦。中國不知其原委,故因仍不改耳】。
今歐羅巴從洋教者,曰意大里亞,曰佛郎西,曰比利時,曰西班牙,曰葡萄牙;從西教者,曰英吉利,曰荷蘭,曰嗹國,曰瑞國,曰普魯士,曰米利堅。此外,兩教參雜者,曰墺地利,曰日耳曼列國。又別有希臘教者,亦洋教別派,額里士、峩羅斯尚之,與兩教教規又不同。近泰西人稱洋教為公教,稱路得等教為修教。余謂立教以救世也,乃諸國因分教之故,而殘殺不已,教祖而有知也,其謂之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