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狼白鹿 人物介紹 中華文化圈

索引

  • 南宋
  • 孝宗、趙惇、理宗、度宗、史彌遠、真德秀、朱熹、程大昌、陸象山、賈似道、呂文煥、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魏了翁
  • 西夏
  • 仁宗、李純佑、李安全、李仁友、阿沙敢鉢
  • 章宗、衛紹王、哀宗、耶律阿海、完顏福興、完顏胡沙、完顏陳和尚、胡沙虎、長春真人、耶律留哥、耶律楚材、李治、元好問
  • 朱元璋、朱棣、徐達、李文忠、李善長、胡惟庸、藍玉、齊泰、方孝孺、姚廣孝、鄭和、王蒙
  • 高麗
  • 明宗、高宗、元宗、共愍王、崔忠獻、孝心、李奎報、金慶孫、金通精、金方慶、崔茂宣、李成桂
  • 安南(李朝、陳朝)
  • 高宗、惠宗、陳守度、太宗、聖宗、藝宗、睿宗、陳平仲、陳興道
  • 吐蕃
  • 札巴堅贊、薩迦班智達、八思巴、恰那多吉、サンギェー、リンチェン、宗喀巴、釋迦也失
  • 西遼
  • 直魯古、耶律塔列、沙均、阿昔蘭、的斤斡匝兒

南宋

孝宗

[[1x2]] 南宋第二代皇帝。名,字元永。一一六二年受高宗內禪。即位初,起用張浚,追復岳飛,銳志恢復。一一六三年,北伐之師潰於符離,遂與金人重訂隆興和議。其後雖倚虞允文、王淮等,以謀恢復,然終無成效。一一八九年,傳位於子趙惇(宋光宗)。在位期間,改革官制、幣制,開發江南,為南宋黃金時期。

趙惇

[[10x9]] 南宋第三代皇帝宋光宗。孝宗第三子。一一八九年,受孝宗內禪。獨任留正為相,與金通好,武備漸弛。一一九〇年,皇后李氏請立皇子趙擴為太子,孝宗不許,因疑孝宗有廢立之意,遂不復朝孝宗。孝宗崩時,稱疾不出執喪,朝中騷動。太皇太后吳氏用趙汝愚所請,使禪位於嘉王趙擴(宋寧宗)。

理宗

[[19x33]] 南宋第五代皇帝。名,初名與莒。寧宗崩時,丞相史彌遠矯詔,立其為帝。一二三三年,史彌遠死,始親政。次年,聯蒙古兵破蔡滅金。繼而又謀收復三京,遂與蒙古連兵,自此三邊擾攘,殆無寧日。一二五九年,蒙古兵圍鄂州,宰相賈似道密向蒙古稱臣納貢,偽稱大捷,自此賈似道擅權自專,朝政日壞,國勢益危。在位期間,表章《四書》,崇獎理學,確立理學之統治地位。

度宗

[[8x3]] 南宋第六代皇帝。名。理宗弟。即位後,耽於酒色。權臣賈似道專制國命,朝政日壞,邊事日急。一二七三年,襄陽、樊城相繼為元兵攻陷,朝野震動,馴至局勢不可收拾。

史彌遠

[[11x9]] 字同叔。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淳熙進士。歷大理司直、樞密院編修官、提舉浙西常平、起居郎等職。一二〇六年,上書反對韓侂胄對金用兵。次年,為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在楊皇后支持下,密謀殺害韓侂胄,函首送金議和,進禮部尚書。一二〇八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從此掌握朝政。曾恢復秦檜王爵、諡號,追復趙汝愚,追諡朱熹等人。寧宗崩後,擁立理宗,又獨相九年,拜太師,專擅朝政。死後,理宗始親政。

真德秀

[[12x9]] 字景元,更為景希,號西山,世稱西山先生。一說原姓,因避孝宗趙眘諱改。建州浦城人。一二〇五年,中博學宏詞科。歷江東轉運副使、知泉州、潭州、福州,所至有政聲。一二三四年,入為翰林學士,次年拜參知政事。於時政多所建言,奏疎不下數十萬字。卒諡「文忠」。學宗朱熹,嘗言:「三綱五常,扶持宇宙之棟幹,奠安生民之柱石。」慶元黨禁後,程朱理學得以復盛,多以其力。

朱熹

[[19x3]]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又號晦翁,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後徙居建陽考亭。紹興十八年進士,任泉州同安縣主簿。淳熙時,知南康軍,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時浙東大饑,乃單車按行境內,救荒革弊。光宗時,歷知漳州、祕閣修撰等。寧宗初,為煥章閣待制,旋以本職提舉南京鴻慶宮。一一九六年落職罷祠,後致仕,卒後追諡「文」。早期主張抗金,中年後轉持消極防守。受業於李侗,得程顥、程頤之傳,兼採同敦頤、張載等人學說,集北宋以來理學之大成,建立一客觀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其學派稱為「閩學」,或考亭學派、程朱學派。曾被韓侂胄視為「偽學」,加以禁止。

程大昌

[[14x9]] 字泰之。徽州休寧人。紹興進士。孝宗時,歷官著作佐郎、國子司業兼權禮部侍郎、直學士院、浙東提點刑獄、中書舍人、國子祭酒、權吏部尚書等,出知泉州、建寧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所至留心民困、治水患。長於考訂名物典故,著有《禹貢山川地理圖》、《易原》、《北邊備對》等。

陸象山

[[20x3]] 名九淵,字子靜,號象山翁,世稱象山先生。撫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乾道進士,任靖安縣主簿,調敕令所刪定官。少聞靖康間事,感慨金軍侵陵,遂訪勇士,商議恢復大略。又奏陳己見,主張博求俊傑,論道經邦,復讎雪恥。為給事中王信所駁,被命主管台州崇道觀,遂還鄉講學。光宗時,知荊門軍,曾創修軍城以固邊防,在任頗有政績。與朱熹齊名,而學術見解多有不合,主「心即理」說,嘗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謂:「學苟知道,六經皆我注腳。」認為要認識宇宙本來面目,只需認識本心。與朱熹通信論難,曾會於鵝湖,作學術爭論。其學術思想,為明朝王守仁所繼承發展,形成陸王學派。

賈似道

[[2x10]] 字師憲。台州天台人。少時遊博無行。姊為理宗寵妃,遂得赴廷對。淳祐中為京湖安撫制置大使,旋移鎮兩淮。一二五九年蒙古攻鄂州時,領兵出援,私向忽必烈乞稱臣納幣。元兵引還後,詐稱大捷。以右丞相入朝,逐吳潛,行「公田」、「推排」諸法,民多破家。度宗時,封太師,平章軍國重事,專恣日盛,朝政決於葛嶺私宅中。襄陽被圍數年,隱匿軍情不報,亦不出援,終以陷沒。一二七四年,元兵破鄂州。不得已出師,以黃柑荔枝贈伯顏,乞如前約,不許。及戰,兵潰魯港(今安徽蕪湖西南),奔揚州。旋遭革職,貶徙婺州,為婺人所逐,後安置循州,至漳州木綿庵,為監送者鄭虎臣所殺。

呂文煥

[[13x9]] 壽州安豐(今安徽壽縣南)人。初隸趙葵,庭驍將。一二六七年,以功累擢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抵禦蒙古阿朮、劉整圍攻,堅守襄陽五年之久。一二七三年,受阿里海牙招降,以襄陽附元。為元策畫攻鄂,自請為前鋒。一二七四年,拜參知政事,行省荊湖,攻破招降沿江諸州。宋謝太后遣使諭息兵修好,不聽,為伯顏東進嚮導。一二七六年,伯顏受宋降表,被遣入臨安,閱視城塹、撫諭軍民。七七年,為中書左丞。一二八六年,以江淮行省右丞請老。終卒於家。

張世傑

[[15x5]] 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少從元將張柔,後奔宋。由小校積功至都統制。一二七五年元兵南下,徵諸將勤王多不至,他獨率部入衛臨安,收復平江等地。元軍迫臨案時,主張與文天祥合兵,背城一戰,為丞相陳宜中所阻。臨安失守後,提兵走定海(今浙江寧波鎮海),殺元勸降使者。後至福州,與文天祥、陸秀夫等,立趙昰為帝,堅持抵抗。一二七八年趙昰崩,又與陸秀夫等立趙昺為帝。不久遷厓山(今廣東新會南)。與元將張弘範決戰海上,兵敗,以十餘艦突圍而出,遇颶風覆舟溺亡。

陸秀夫

[[19x9]] 字君實。楚州鹽城(今江蘇鹽城)人。寶祐進士。初為兩淮制置使李庭芝幕僚,累遷宗正少卿兼權起居舍人。一二七六年,元兵迫臨安,以禮部侍郎奉命使元軍請和。後從益王趙昰、廣王趙昺走溫州。與陳宜中、張世傑等,於福州立趙昰為帝。一二七八年趙昰崩,又與張世傑等立趙昺為帝,徙駐厓山(今廣東新會南),任左丞相,與張世傑共秉政。外籌軍旅,內調工役,堅持抵抗。次年,厓山破,驅妻子入海,自負趙昺投海而亡。

文天祥

[[1x5]] 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進士第一。一二五九年,蒙古軍圍鄂州,董宋臣主張遷都避兵,文天祥上書請斬宋臣,提抗蒙建議。後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時,起草制語譏賈似道,被劾罷。後起為湖南提刑。一二七五年元軍東下,文天祥在知贛州任上組織抗元武裝,率兵萬人入衛臨安。出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失利,奉命退守餘杭。次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痛斥伯顏,被拘至鎮江。脫逃,經通州入海至溫州。端宗即位,復任右相兼樞密使,與左相陳宜中主張不合,率兵於福建、廣東一帶堅持抗元,收復多處州縣。後遭元重兵擊敗,於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堅拒元將張弘範勸降,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心迹。旋被送至大都囚禁三年之久,屢經威逼利誘,仍誓死不屈。編《指南錄》,作〈正氣歌〉,大義澟然。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一二八三年一月),從容就義於柴市。

魏了翁

[[18x9]]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慶元進士。一二〇六年知嘉定府。越年,韓侂胄被殺,史彌遠擅權,他力辭召命,居白鶴山,授徒講學。嘉定間,歷知漢州、眉州,為潼州路提刑兼提舉常平等事,關心民瘼,不避權貴。一二二二年,入為兵部郎中,改司封郎中兼國史院編修官。理宗即位,論事切中時弊,被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後復職。進寶章閣待制,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築城修武備,興學校。曾上章論十弊,召還,權吏部尚書兼直學士院,請明君子小人之辨,以為進退人物之本。擢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復畀以江淮督府重任。旋改資政殿學士。一二三七年為福建安撫使,知福州。著有《鶴山集》、《九經要義》等書。

朱元璋

[[6x31]] 即明太祖。幼名重八,字國瑞。濠州鍾離人。少時為人傭耕放牧。一三四四年,因旱災瘟疫,父母兄相繼亡,入皇覺寺為僧,雲遊淮西潁州(今安徽阜陽)一帶。一三五二年,投紅巾軍郭子興,累功為軍官,娶其養女馬氏為妻。子興卒,代領其軍。奉紅巾軍宋小明王(韓林兒)「龍鳳」年號,任右副元帥。一三五六年,克集慶,改名應天府(今南京),升樞密院同簽,再升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左丞相。略定浙江,又連敗漢陳友諒,進封吳國公。一三六三年,與陳友諒決戰於鄱陽湖,友諒戰死。同年滅漢,自立為吳王,建百官。一三六六年,遣部將殺害小明王韓林兒。六七年,滅張士誠,建元吳元年。次年稱帝應天,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出師平福建,取廣東,又命師北征,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北逃,元亡。此後數次遣將北征,打擊元朝殘餘勢力。一三七一年,滅夏,平四川。七七年,平雲南,漸一統全國。
  採取措施加強皇權,七六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又設提刑按察使司分掌刑名,都指揮使司分掌衛所軍事,形成地方三司制度。一三八〇年,定胡惟庸案,殺左丞相胡惟庸,罷中書省及丞相,以六部直屬皇帝;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此後又屢興大獄,追治奸黨。一三九三年,藍玉案發,殺戮藍玉等功臣,株連一萬五千餘人。自洪武初起,陸續分封諸子為藩王,分鎮各地,尤重於北方各省,漸成藩王代功臣守邊之勢。以嚴猛治國,以重典馭下,興文字獄,親自頒寫〈大誥〉三編及〈大誥武臣〉,與《大明律》同為必遵之法。以錦衣衛設立詔獄,又行廷杖之制,以法外之法,立皇權之威。定八股取士之制,推行遷徙富民之令。在全國實行里甲制,編制賦役貨冊、魚鱗圖冊,以清人口田地賦役。重視發展生產,推廣軍屯、民屯制度,又定開中制,以供給邊防及軍民之需,均平徭賦,以減輕百姓負擔。生活較朴素,講節儉。對明初統一及社會經濟恢復發展,有所貢獻。卒後葬於南京鍾山孝陵。

朱棣

[[7x32]] 即明太宗明成祖。朱元璋第四子。一三七〇年,受封燕王。八〇年,就藩北平。九〇年,率師北征,擒北元乃兒不花。長期參與北方軍事,秦王、晉王死後,遂為諸藩之首。有奪嫡之謀。一三九九年,以反對建文帝削藩為名,起兵於北平,號稱靖難。一四〇二年,攻入南京,奪位登極,改元永樂。即位後續行削藩之舉,設置內閣,任用宦官,建立東廠,恢復錦衣衛獄,實行専制集權統治。重視北方經營,即位初,即改北平為北京,又先後五次親征漠北,於一四二一年遷都北京。此外,一四〇五年設哈密衛於西北,〇九年設奴兒干都司於黑龍江迤北,又設貴州布政使司,加強西南統治。對外多次遣人出使,至有鄭和下西洋,陳誠使西域等盛事。奪位後,革除建文年號,殺戮建文遺臣,甚為殘酷。又屢興工程,建北京及宮殿、陵寢,北征之外,又用兵安南,改安南為交阯布政使司以內屬,終以勞民過重而有江西李法良、山東唐賽兒之亂。一四二四年,不顧群臣反對,帶病親征,回師途中,卒於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葬於長陵。

徐達

[[8x32]] 《明史》列傳第十三有傳。
天德。濠州人。初務農。一三五二年,投郭子興起義軍。次年率二十四人從朱元璋取定遠。渡江,下集慶(今江蘇南京),皆為軍鋒,由鎮撫升至摳密院同知、中書右丞。鄱陽湖大戰,身先士卒,敗陳友諒前鋒,進左相國。一三六七年統軍征吳,破平江,擒張士誠,封信國公。復拜征虜大將軍,同副將常遇春率步騎二十五萬北伐。平山東,破潼關,克元大都,轉戰山西、陝西。一三七〇年授中書右丞相,改封魏國公。奉命鎮守北平,徙民實邊,大興屯田。善撫軍,嚴號令,士卒皆樂為所用。長年在外征守,有「謀勇絕倫」之譽,為大明開國第一功臣,與太祖朱元璋有布衣兄弟之稱。病卒,追封中山王,諡武寧。

李文忠

[[3x10]] 《明史》列傳第十四有傳。
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人。朱元璋外甥。元末投起義軍,元璋撫以為子。十九歲以舍人統領親軍,驍勇為諸軍冠。屢破元軍,官至樞密院僉事。一三六二年,平定金華之亂,拜浙東行省左丞。一三六六年取杭州,加榮祿大夫、浙江行省平章政事。一三六九年從常遇春出塞。遇春卒,代將大軍。次年與徐達分道北討,攻至應昌,獲元太子買的里八剌等,及宋、元玉璽金寶、玉冊。授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國公。次年撫蜀,築成都新城。後或出塞練兵,或巡邊留屯。一三七九年提督大都督府參贊軍國事兼領國子監。以病卒,追封岐陽王,諡武靖。文武雙全,屢勸朱元璋少殺,因致怒責。

李善長

[[4x9]] 《明史》列傳第十五有傳。
百室。定遠(今安徽定遠)人。元末投朱元璋於滁陽,掌書記。力主取金陵,圖帝業。歷官參謀、元帥府都事、江南行中書省參議、參知政事。軍政要務,議決十之八九。朱元璋征戰於外,命留守應天。轉調兵餉無乏。將吏帖服,居民安業。朱元璋稱吳王後,擢為右相國。立鹽、茶、鐵諸法,多革除積弊。一三六七年封宣國公。改左相國,受命與劉基裁定律令,頒《大明律》。朱元璋稱帝後,與諸儒臣制定禮制、官制,監修國史。一三七〇年封韓國公,居六公之官。一三七二年,督建臨濠宮殿,經理徙民屯田。貴極而驕,一三九〇年以與胡惟庸通謀罪賜死,并其家族誅之。太祖親列其罪狀,作〈昭示姦黨錄〉布告全國。

胡惟庸

[[10x8]] 《明史》列傳一百九十六有傳。
鳳陽定遠(今安徽定遠)人。一三五五年,投朱元璋,歷官主簿、知縣、太常寺卿、中書省參知政事等。一三七三年,升右丞相,旋改左丞相。久居相位,頗受寵任,獨專生殺黜陟,文武之臣多奔走其門下。終為明太祖朱元璋所忌。一三八〇年,宦官雲奇告變,以擅權枉法謀逆獲罪被殺,並頒〈昭示奸黨錄〉於天下。一三八五年,太祖又重究此案,增其私通日本之罪,又增私通蒙古謀逆罪。一三九〇年,韓國公李善長亦牽入此案被殺,株連蔓引達三萬餘人。一三九二年,以交通胡惟庸,殺靖寧侯葉昇。次年結束追查。

藍玉

[[13x8]] 《明史》列傳第二十有傳。
鳳陽定遠(今安徽定遠)人。常遇春妻弟。初隸遇春,勇敢善戰,有大將才。屢被薦於朱元璋,由管軍鎮撫,累官至大都督府僉事。一三七九年,以征西番功,封永昌侯。一三八七年,從大將軍馮勝征納哈出。馮勝被罷官後,代為大將軍。次年率軍北征,於捕魚兒海(今貝爾湖)敗元嗣主脫古思帖木兒,封涼國公。於徐達、常遇春之後,數總大軍征戰。太祖比之衛青、李靖。恃功驕橫,蓄莊奴,占民田,所為多不法,御史不敢按問。一三九三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其謀反,被逮殺。元勳宿將坐死者不可勝數。

齊泰

[[13x9]] 《明史》列傳第二十九有傳。
初名,字德洪。應天溧水(今江蘇溧水)人。洪武進士,太祖賜名。歷官至兵部左侍郎。惠帝(建文帝)即位,進兵部尚書,與黃子澄同參國政,建削奪諸王之策,先後廢周、代、湘、齊、岷等五王。一三九九年,靖難兵起,被燕王指為「奸臣之首」。一四〇二年,燕師破南京,外逃募師,被執不屈死。

方孝孺

[[7x10]] 《明史》列傳第二十九有傳。
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人稱正學先生。浙江寧海人。幼聰穎。及長,從學宋濂,有「小韓子」之譽。一三九二年,以薦授漢中府教授,蜀獻王聘為世子師,尊以殊禮,名其讀書之廬曰「正學」。建文初年,召為翰林侍講,遷侍講學士,更定官制後改文學博士,總裁《太祖實錄》等書。力主復古改制,創行井田,對建文朝政策影響較大。靖難之役中,朝廷詔檄多出其手。曾致書燕世子朱高熾,謀離間燕王父子。又上割地求和計,以緩燕師,均未成。燕王奪位後,命起草登基詔,堅執不從,全族被殺。

姚廣孝

[[9x32]] 《明史》列傳第三十三有傳。
斯道。蘇州長洲人。十四歲出家妙智庵,十八歲剃度為僧,法名道衍。習兵法,結名士,兼通佛、道、儒諸家之學。洪武中以高僧從燕王至北平。建文初,力促燕王起兵靖難,參與策畫軍事。成祖即位後,論功第一,授僧錄司左善世、太子少師,復其姓,賜名廣孝,受命輔導太子、太孫。先後主修《永樂大典》、《太祖實錄》等。病卒於北京慶壽寺。

鄭和

[[10x32]] 《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有傳。
本姓,小字三保。回族。雲南昆陽(今晉寧)人。一三八二年,明軍征雲南,被俘,後入燕王朱棣藩邸為宦官,得燕王親信。靖難之役,以監軍從征有功,賜姓,擢內官監太監,人稱三保太監三寶太監)。一四〇五年、〇七年、〇九年、一三年、一七年、二一年,六次率船隊通使西洋諸國。一四二五年,任南京守備太監。一四三一年,第七次下西洋,三三年歸國。後卒於南京。一說在歸途中卒於古里(今印度卡利刻特)。

王蒙

[[8x9]] 《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三有傳。
叔明,號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人。元書法家趙孟頫外孫。師法王維,工山水、人物畫,與倪瓚齊名。元末在張士誠部下任職,後隱於杭州黃鶴山,自稱黃鶴山樵。一三六九年,任泰安知州。因曾於胡惟庸家觀畫,為胡案所累,連坐下獄,瘐死獄中。

西夏

李乾順(崇宗)④─┬李仁孝(仁宗)⑤──李純祐(桓宗)⑥
         └李仁友───────李安全(襄宗)⑦

仁宗

[[19x1]] 名仁孝。西夏第五代皇帝。一一三九至九三年在位。西夏崇宗李乾順長子。十六歲即位,為金朝藩屬。任用濮王任忠、焦景顏、雜辣公濟、斡道沖等大臣實行文治,建學校,行科舉,獎儒學。一一四六年,尊孔子為文宣帝。改革禮樂、律法,修訂新律。天盛年間,實行「天盛年改新定律令」。一一七〇年,藉金國之力阻止任得敬自立陰謀。在位五十五年間,西夏社會經濟繁榮,文化亦大為發展。

李純佑

[[11x8]] 西夏第六代皇帝桓宗。仁宗之子。年十七即位,改元天慶。實行附金和宋之策,受金冊封為夏國主。一二〇五年蒙古攻夏,入河西,破力吉里砦,瓜(今甘肅安西東南)、沙(今甘肅敦煌)諸州被蹂。後蒙古兵退,乃修復被破壞的諸城堡,大赦境內,改都城興慶府為中興府。次年,遭母羅氏與鎮夷郡王李安全合謀廢黜,尋暴卒。

李仁友

[[10x8]] 仁宗之弟。襄宗之父。

李安全

[[12x8]] 西夏第七代皇帝襄宗。李仁友之子。父病死時,求襲王爵,桓宗不許,降封為鎮夷郡王。一二〇六年,與桓宗母羅氏廢桓宗自立,改元應天。羅氏為請封冊於金,金冊為夏國主。一二〇九年,蒙古第三次攻西夏,中興府(今寧夏銀川)被圍,納女察合請和。一二一一年,為齊王遵頊(神宗)所廢,次日死。

アジャ=ガンボ〔阿沙敢鉢〕

[[18x15]] 譯名據《元史通俗演義》。《新元史》作「阿沙敢卜」。
西夏末期將軍。成吉思汗西征時,西夏曾允出兵相助。及徵兵於西夏,阿沙敢鉢反對使曰:「俟大國兵敗,吾師方出。」後蒙古軍回師後,往攻西夏,敗阿沙敢鉢於賀蘭山,被捕身亡。

世宗⑤─┬允恭────┬宣宗⑧──哀宗⑨
    │      └章宗⑥
    └永濟(衛紹王)⑦

章宗

[[20x1]] 金國第六代皇帝,一一八九至一二〇八年在位。漢名完顏璟,女真名麻達葛。金顯宗完顏允恭嫡子。極富文化教養,致力於改善制度,惜逢黃河氾濫及宋蒙聯軍,國力乃衰。

衛紹王

[[5x8]] 金國第七代皇帝。一二〇八至一三年在位。本名完顏允濟,後為避顯宗允恭諱,受詔改名永濟。小字興勝。金世宗第七子。世宗時,封衛王。章宗時,因無繼嗣,而欲立衛王。及章宗崩,遺詔由衛王繼位。一二一一年始,蒙古軍連年南侵,金軍屢敗。一二一三年,胡沙虎領兵入宮,逼帝出宮,以素車載至故邸,後使宦者李思中害帝於邸。在位五年。金宣宗於一二一六年,追諡曰,後世稱衛紹王

哀宗

[[17x33]] 金國第九代皇帝。一二二三至三四年在位。初名守禮,後名守緒,女真名寧甲速。金宣宗第三子。一二一六年春,獲立為皇太子,同年夏,受賜名守緒。一二二三年金宣宗崩,守緒即位。招撫武仙等地方武裝集團,停止對宋戰爭,全力投入對蒙古的防禦。一二三二年,金軍於三峰山之戰大敗,汴京被圍,遂棄汴京,南遷蔡州,後遭蒙古、南宋兩軍合圍。一二三四年讓位於完顔承麟,於翌日自縊身亡。

耶律阿海

[[6x8]] 金國契丹人,遼之故族。曾奉金命出使克烈部汪罕所。後與弟禿花同歸鐵木真。一二〇三年,從攻西夏有功。蒙古建國後,從征戰,屢為先鋒。一二一四年,以功拜太師,人稱「阿海太師」。一二一九年,從成吉思汗征西域。次年,克不花剌、撒麻耳干等城。後留監撒麻耳干。死年七十三。

完顏福興

[[7x8]] 即完顏承暉。字維明。世宗朝為近侍局直長,調中都右警巡使。章宗時,自外路官召為刑部尚書,兼知審官院,改知大興、大名兩府事。遷山東路統軍使。改知興中府事。衛紹王時,入為御史大夫,拜參知政事,進尚書左丞。蒙古兵南下,行省事於宣德,因完顏承裕(胡沙)戰敗於會河堡,坐罪除名。宣宗時,拜尚書右丞,進為平章政事,兼都元帥,封鄒國公。宣宗南遷,與抹撚盡忠佐太子留守中都。不久太子南奔,中都糧盡,盡忠棄城出逃,福興服毒自盡。

完顏胡沙

[[8x8]] 即完顏承裕。金宗室。原為符寶祗候,自中都左警巡副使,進至西南路招討副使。一二〇六年攻宋,屯兵成紀,數敗吳曦軍。〇八年罷兵,歷歸德、臨潢兩府尹。一二一一年,拜參知政事,與獨吉思忠北禦蒙古,敗於烏沙堡、會河堡,精銳盡沒。一二一二年,起復為陝西安撫使。次年遷元帥右都監,兼咸平府路兵馬都總管,又敗於耶律留哥。改遼東宣撫使。尋卒。

完顏陳和尚

[[17x5]] 原名,字良佐。豐州(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東)人。父乞哥,同知階州軍事,對宋作戰中敗死。金宣宗時,年二十餘,被蒙古軍俘虜,年餘後,返豐州省母,與兄斜烈,渡河歸金。斜烈行壽泗元帥府事,陳和尚充宣差提控。一二二五年,斜烈罷帥,駐方城,陳和尚隨往,被誣繫獄年餘。後獲釋,為忠孝軍提控。一二二八年,於大昌原(今甘肅寧縣東南)以四百騎大破蒙古軍八千衆,以功授定遠大將軍,平涼府判官,世襲謀克。後屢敗蒙古軍。一二三二年金兵大敗於三峰山時,退守鈞州城(今河南禹州)巷戰,兵敗被俘,拒降被殺。

胡沙虎

[[16x8]] 《金史》列傳第七十有傳。
紇石烈,漢名執中。又名九斤。東平府(今山東東平)女真人。太子護衛出身,歷右副點檢、防禦使、節度使、知府、招討使。一二〇六年,以統軍使從僕散揆攻宋。一二〇九年,知大興府事。次年,受命與蒲鮮萬奴、完顏承裕(胡沙)等,領兵備禦蒙古軍於野狐嶺,大敗。一二一三年,復被召預議軍事,屯中都(今北京)北。舊曆八月,與完顏醜奴等作亂,廢衛紹王,使宦者李思中殺之於舊邸,改立完顏珣(宣宗)。宣宗即位,拜太師、尚書令、都元帥,封澤王。後蒙古兵日迫,以朮虎高琪戰敗,欲殺之,高琪懼誅,先以兵圍其第而殺之。

長春真人

[[1x4]] 本名丘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道教全真教七真人之一。登州棲霞人。幼亡父母,十九歲入山學道,次年以全真教祖王喆為師。一一六九年,隨王喆入關。先後居磻溪(今陝西寶雞東南)、隴州(今陝西隴縣),交結士人,聲名漸著。一一八八年,應金世宗召至中都(今北京),頗受優遇。後隱居棲霞山中,金、宋分別來召,俱不赴。一二一九年,應成吉思汗召請,率弟子西行。次年晉見成吉思汗於大雪山(興都庫什山),進言止殺,被稱為「神仙」。一二二三年東歸,住燕京太極宮(舊址位今北京白雲觀西側),受命掌管天下道門,全真道得以大盛。一二二七年卒。其弟子李志常,著有《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傳世,記述其遊歷。

耶律留哥

[[9x8]] 金國契丹人。原為金北邊千戶。一二一二年,於隆安(今吉林農安)、韓州(今吉林梨樹東)等地起兵反金,歸附蒙古,在按陳等蒙古軍援助下,大敗金兵,據有遼東。一二一三年,稱王,國號遼,都咸平府(今遼寧開原北),攻破金東京。一二一五年,部下耶廝不等勸進,不從,與子薛闍奉金帛入覲成吉思汗,賜金虎符,仍為遼王。時耶廝不等叛蒙自立,留哥引蒙古軍攻逐之,復遼東。徙居臨潢府,死焉。妻姚里氏權領其衆,後以其子薛闍襲職。

耶律楚材

[[18x3]] 字晉卿,號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圖撒合里(意為長髯人)。遼東丹王突欲之後,金尚書右丞耶律履之子。博覽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曆、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任金燕京行尚書省左右司員外郎。一二一五年,降蒙古,一二一九年,隨成吉思汗西征,占卜星象並行醫術。一二二九年窩闊台即位,助定君臣禮儀。奏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推行賦稅制。窩闊台委任他為主管漢人文書的必闍赤,漢人尊稱為中書令、中書相公等。奏置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今山西臨汾),編印儒學典籍,請用儒術舉士。窩闊台崩,乃馬真皇后稱制,寵信回回人奧都剌合蠻等,於是漸見疏遠。信佛,多與僧人往來。

李治

[[7x10]] 字仁卿,號敬齋。真定欒城(今河北欒城)人。金末進士。任鈞州知事。一二三二年,鈞州陷於蒙古,流落忻、崞間。後被忽必烈召至潛邸,問治天下法,對以立法度、正紀綱。晚年居元氏(今河北元氏)封龍山。著有《測圓海鏡》、《益古衍段》等,在天元術(以代數方法列方程)、幾何學(關於直角三角形與內接圓所造成的各線段間關係)等方面,有許多成就。

元好問

[[19x8]] 字裕之,號遺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幼而能詩,曾遊太行山,渡黃河,詩名震京師。興定進士,任內鄉令、南陽令、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晚年以著作自任,築野史亭。記錄金代君臣言行,凡百餘萬言,元修《金史》,多所參稽。為文質朴沉鬱,尤工於詩,五言、樂府俱臻上乘,譽為一代宗工。著有《中州集》等與金國歷史相關的作品留世。

高麗

明宗

[[2x2]] 명종。高麗第十九代國王,一一七〇年至九七年在位。一一七〇年,武臣鄭仲夫發動政變,廢黜毅宗,擁其弟明宗繼位,史稱庚癸之亂。明宗性格優柔寡斷,欠缺統治能力,在位期間,實權為鄭仲夫、慶大升、崔忠獻等武臣掌控,因相互黨爭而致使政權交替,政治大為動亂。終為崔忠獻所廢,弟神宗繼之。

高宗

[[15x33]] 고종。高麗第廿三代國王,一二一三年至五九年在位。一二一八年,聯合蒙古軍,擊破來侵之契丹人餘黨,繼而與蒙古締結邦交,實質上卻為蒙古屬國。後以一二二五年鴨綠江事件與之斷交。自一二三一年以後廿八年間,六度遭蒙古侵略。時實權為崔氏武人政權把持,決定遷都江華島,徹底抗戰,高麗本土則任由蒙古軍蹂躙。在位之初,僅為崔氏傀儡,晚年討伐崔氏,始握實權。

元宗

[[13x3]] 원종。高麗第廿四代國王。軍閥政權因蒙古軍入侵而倒臺後,始重新掌權。向蒙古軍隊求和,遷都回開城。

恭愍王

[[16x33]] 공민왕。高麗的第卅一代國王。元一衰落,即派遣李成桂等人,奪回北部領土。王妃死後,對政治漠不關心,因致國政混亂。

崔忠獻

[[17x29]] 최충헌。高麗中期武人政治家。在軍閥政治鬥中獲勝,嶄露頭角。進而廢明宗,立傀儡國王,權傾朝野。

孝心

[[19x29]] 효심。高麗農民叛亂主導者之一。為反抗武人政權壓搾,於一一九四年舉兵於慶州草田(朝鮮東南部),時金沙彌亦舉兵,乃與同盟,勢力擴及慶州全域。翌年,遭鎮壓逮捕,但人民對武人政權之反抗,直至十三世紀初期方止,長達三十年。

李奎報

[[16x29]] 이규보。高麗學者兼政治家。號白雲居士。一一九〇年成為進士,後以詩文之才獲崔忠獻賞識而入朝。一二二〇年任禮部郎中。在與蒙古關係緊張之際,負責擬寫外交文書,送致窩闊台汗,成功讓入侵高麗的蒙古軍撤兵。留世文集《東國李相國集》,表達農奴受武臣政權壓迫所苦之慘狀。

金慶孫

[[18x29]] 김경손。高麗武人。一二三一年任靜州司令官,為抵禦蒙古進犯而招募決死隊,與僅有成員十二人,往龜州救援,屢次果斷突擊而成功守禦,勇名大震。一二三七年,因功受擢為全羅道指揮官。一二四九年,因武臣政權有力者崔氏之讒言而遭流放。後以親戚之罪,遭連座處死。

金通精

[[17x29]] 김통정。三別抄軍指揮者。反抗蒙古侵略高麗。屢出沒於朝鮮半島南部海岸,襲擊蒙古軍造船所及運輸船,阻礙其遠征日本。

金方慶

[[16x29]] 김방경。高麗之將。鎮壓三別抄軍(因反對對蒙古求和而爆發之內亂)。從洪茶丘等,率蒙古軍遠征日本,戰敗撤退。

崔茂宣

[[3x30]] 최무선。高麗末期軍事技術家。學習火藥製作於中國,從事火砲開發。組織重火器裝備之水軍,活躍於討伐倭寇。

李成桂

[[7x31]] 이성계。高麗將領。李氏朝鮮創立者。抗擊倭寇時立有大功,後推翻高麗朝成為皇帝。立儒教為國教,與明朝友好。

安南

高宗

[[6x2]] Lý Cao Tông。安南李朝第七代皇帝。當政期間朝政混亂,導致內亂頻發,最終造成王朝衰退不振。

惠宗

[[15x9]] Lý Huệ Tông。安南李高宗之子。其父死後繼承帝位。有重疾,時有癲狂,常狂飲臥牀終日,政事委任外戚陳氏,朝中政事俱由陳守度裁決。久病無子,僅生二女。愛幼女昭聖公主,立為皇太女。一二二四年讓位皇太女,是為李昭皇。後陳守度奪權,迫昭皇讓位其夫陳煚,於一二二六年弒惠宗於真教禪寺,未幾李氏宗族全遭活埋,李朝宗室幾絕。

陳守度

[[16x9]] Trần Thủ Độ。原為李朝海邑(今太平省)陳氏首領之一。李朝外戚。李惠宗時,受封為殿前指揮使,獨攬朝政。惠宗無嗣。一二二五年迫惠宗退位,昭聖公主繼之,是為李昭皇,時年僅七歲。又令八歲姪陳煚與昭皇成親,復迫昭皇讓位陳煚,陳朝由是建立。自封太師攝政。滅絕李氏宗室,強迫全國李氏改姓阮。為防外戚篡權,規定陳氏家族不得與外姓通婚。主張開墾荒地,修築河堤,發展農業生產。發展手工業,擴大對外貿易。注重武備,推行「寓兵於農」政策。任太師三十餘年,對陳朝初期中央集權之鞏固與發展有一定貢獻。

太宗

[[14x10]] Trần Thái Tông。安南陳朝首代皇帝。名〔Cảnh〕。被其叔父陳守度擁立為帝。

聖宗

[[12x3]] Trần Thánh Tông。安南陳朝第二代君主。兩度擊退蒙古軍的入侵。

藝宗

[[11x10]] Trần Nghệ Tông。安南陳朝第九代君主。

睿宗

[[12x10]] Trần Duệ Tông。安南陳朝第十代君主。在兄長藝宗死後即帝位。

陳平仲

[[13x9]] Trần Bình Trọng。安南陳朝將軍。率軍勇戰蒙古軍隊,後被俘處死。

陳興道

[[20x5]] Trần Hưng Đạo。陳朝宗室。本名陳國峻〔Trần Quốc Tuấn〕。南定美祿縣即墨鄉人。習韜略,善騎射,富軍事才能,封爵「興道王」,故又稱陳興道。一二八三年陳仁宗封其節制水陸諸軍,統率全國軍隊。曾於一二八五、八七、八八年領導抗元戰爭。在力量懸殊條件下,主動撤出京都,避敵鋒芒,蓄積力量,伺機反攻,敗元兵於咸子關、章陽渡、西結、白藤江等役。因功受封「興道大王」。英宗即位後,一二九三年自昇龍遷居萬劫(今海陽省至靈市境內),卒焉。

吐蕃

タクパゲンツェン〔札巴堅贊〕

[[16x10]] གྲགས་པ་རྒྱལ་མཚན,Dragpa Gyaltsen。
藏傳佛教(喇嘛教)花教派僧人。預料蒙古將侵西藏,而告訴其姪薩迦班智達。

サキアパンディタ〔薩迦班智達〕

[[17x1]] 烏思藏高僧。名公哥監藏。出身薩斯迦(今西藏薩迦)款氏貴族。師事怯失迷兒(今克什米爾)高僧釋迦失利,通五明,因尊稱薩斯迦班彌怛(簡稱薩班),為薩迦派(花教)法主。一二四四年,應蒙古闊端太子(窩闊台次子)召北上,一二四六年抵涼州(今甘肅武威)。次年謁闊端,發〈致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僧俗諸首領書〉,號召烏思藏僧俗官民歸順蒙古,蒙古因得以不用武力統治今西藏地區。後留居闊端領地,一二五一年圓寂於涼州。

パスパ〔八思巴〕

[[6x3]] 本名羅古羅斯堅藏。元烏思藏薩斯迦(今西藏薩迦)人。款氏。生七歲時,誦經數十萬言,能約通其大義,國人號之聖童,故號曰八思巴(聖者之意)。少長,學富五明,故又稱曰班彌怛。一二四四年,闊端太子召其伯父薩迦班智達赴涼州,八思巴與弟隨行。一二五一年,受伯父命,代領僧衆,遂為薩迦派首領。一二五三年,謁忽必烈於六盤山駐地,留於忽必烈左右。一二五八年,蒙哥汗命忽必烈召集僧道辯論《老子化胡經》真偽,八思巴參與辯論,使道士詞窮服輸。一二六〇年,受忽必烈汗封為國師,賜玉印,統領天下釋教。一二六四年,領總制院(後改宣政院),統轄釋教僧徒及吐蕃地區軍政事務。又受命創製蒙古新字。次年,返薩斯迦。設拉讓(帝師私產管理機構),置本禪(大官)。一二六八年,返大都,上所製蒙古新字(今所謂八思巴字),次年二月頒行,升號「帝師」、「大寶法王」,賜玉印。一二七四年,請告西還,留之不可,乃以其弟亦憐真嗣焉。一二七六年,返抵薩斯迦。一二七九年卒。

チャクナ〔恰那多吉〕

[[16x10]] 藏傳佛教的僧侶。八思巴之弟。

サンギェー

[[15x10]] 藏傳佛教(喇嘛教)黃教派僧人。致力於蒙古與西藏的和平工作。

リンチェン

[[15x10]] 吐蕃武將。與從南面國境入侵的蒙古軍作戰。

ツォンカパ〔宗喀巴〕

[[13x33]] 藏傳佛教(喇嘛教)黃教始祖。批判西藏佛教徒墮落,主張嚴格戒律主義。建噶勒丹寺於拉薩,歿於此地。

シャキヤイェシェ〔釋迦也失〕

[[3x11]] 譯名據《明史》。
藏傳佛教(喇嘛教)僧侶。宗喀巴高徒。明朝永樂帝邀請宗喀巴時,以代理人身分前赴北京。建色拉寺於拉薩近郊。

西遼

チルク〔直魯古〕

[[15x1]] 年號天禧,在位三十四年。一二〇七年,收降乃蠻太陽罕子屈出律。一二一一年秋出獵,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據其位。遂襲遼衣冠,尊直魯古為太上皇。兩年後卒。

耶律塔列

[[14x8]] 西遼官員。在西遼遭到乃蠻部屈出律奪取政權後,投向成吉思汗尋求救援。

沙均

[[15x8]] 西遼僧人。任西遼屬國畏兀總督。

アルスラン〔阿昔蘭〕

[[10x15]] 譯名據《元史》《親征錄》。《新元史》作「阿兒思蘭」。新蒙文作 Арслан。
哈剌魯部長。哈剌魯部從屬於西遼。成吉思汗建國後,阿昔蘭罕殺西遼少監,於一二一一年隨蒙古大將虎必來覲見成吉思汗,稱臣。成吉思汗以女妻之。後率部隨之出擊花剌子模。蒙哥汗時,以訛跡邗城(今吉爾吉斯烏茲根)封其子嗣。

テギン=オザル〔的斤斡匝兒〕

[[11x15]] 譯名據馮譯《多桑蒙古史》、馮著《成吉思汗傳》。
脫離西遼統治而歸順成吉思汗。後遭到篡奪西遼的屈出律所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