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400年前閩南語史料大發現

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7-04-14 13:32 聯合晚報 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

《漳州話詞彙》厚達千頁、字詞近兩萬,現身菲國大學檔案館…

  400年前閩南人怎麼稱呼「螢火蟲」?清大中研院研究團隊在菲律賓聖多瑪斯大學檔案館裡,尋獲一份17世紀厚達千頁、包含近兩萬字詞的《漳州話詞彙》,透過拼音記載,有如穿越時空的錄音筆,再現古人生活用語的發音。

  由中研院臺史所清華大學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塞維亞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在蔣經國基金會贊助下,三年來前往馬德里巴塞隆納馬尼拉等地,尋找古閩南語史料,今年在菲律賓尋獲這份厚達千頁的《漳州話詞彙》,一窺明代閩南人的常民生活。

  研究團隊成員、清大歷史所副教授李毓中表示,這份史料過去從來沒有人發現其價值,該史料的價值在於有如時空膠囊,建構17世紀海外閩南人的日常生活,也能比較古代與現代的閩南語用詞、發音的差異。

古人這樣說…青竹絲:竹系蛇、螢火蟲:火金星,連「洗門風」都有了。

  這本《漳州話詞彙》分別以西班牙文、字、漳州話拼音、官話拼音,記載當時的閩南語用語。例如臺灣常見的毒蛇青竹絲記載為「竹系蛇」,螢火蟲則是「火金星」(Hue Quion Che),至於今日使用的「洗門風」(Sey Muy Hong)一詞,400年前的閩南人就已經在使用。

  「這份史料有如400年前的錄音筆,保留當時的發音。」李毓中指出,這對語言學、歷史學來說,都是很重大的發現,是一座寶庫。研究團隊目前是跟聖多瑪斯大學購買影像使用,未來會進一步談授權,希望可以出書,並建構線上資料庫,讓大家檢索。

  西班牙人曾在1597年畫下世界第一張艾爾摩莎(Hermosa,即臺灣)的完整地圖,地圖上註記有「雞籠」跟「淡水港」。這本《漳州話詞彙》中,雞籠淡水詞條用西班牙文寫「艾爾摩莎島上,西班牙人所在的土地」,證明手稿製作於西班牙人殖民臺灣期間,亦即1626年到1642年間。

《漳州話詞彙》手稿中,出現臺灣地名「北港(Pag Cang)」、「雞籠(Quey Lang)」、「淡水(Tam Chuy)」等詞彙,今常見螢火蟲的稱呼「火金星(Hue Quion Che)」、竹系蛇、洗門風也包含其中。 記者曾吉松/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