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浦江情社區
作者:雪裏尋梅
虎歲剛飄辭舊雪,兔年喜放報春花;再過幾天,就是農曆辛卯年了,新年歌盛世,卯兔耀中華。「兔」與十二地支中的「卯」對應,漢代王充《論衡》說:「卯,兔也。」二者組成我們的生肖「卯兔」。兔子是哺乳類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動物、哺乳動物。頭部略像鼠,耳朵根據品種不同有大有小,上脣中間分裂,非常可愛,尾巴和腳一樣長而且向上翹,前肢比後肢短,善於跳躍,跑得很快,惟尾巴較短,故有「兔子尾巴長不了」的衍生義之說。
兔子素稱瑞兔,被視為仁獸。在古代,兔是作為一種祥瑞動物而被人們崇拜的:「玉衡星敝而為兔」(《春秋》)。「赤兔者瑞獸,王者盛德則至」(〈瑞應圖〉)。從《抱朴子》裏我們知道它曾被稱過「丈人」,從《戰國策》裏我們還曉得它有個善於奔跑的先祖叫東郭逡。據科學家考證,兔子的祖先大約在七千萬年以前就已出現,屬我們這個星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之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那地老天荒又充滿各種風險和災異的漫長歲月裏,許多動物甚至包括龐然大物恐龍,都橫遭厄運而相繼滅絕。可我們這位兔子小弟卻神通廣大,置之死地而後生。它不僅戰勝諸多的凶惡對手堅強地挺了過來,且迄今人丁興旺,族系繁衍。按粗略估計,現在全世界的野兔家兔不下五十種。其不斷開拓新領地的精神和機敏靈活的「適者生存」本領,都不能不叫人刮目相看,驚嘆莫置。
歷代文人創作了大量的以「兔」為題材的詩章,兔的蹤影最早出現於文學作品中,當推《詩經》,儘管只是浮光掠影,卻也寫得有聲有色。如《小雅.瓠葉》: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詩章取瓠葉這一典型意象,言其宴席上菜餚的粗陋和簡約,瓠葉味苦,則所食非美味佳餚可知,但主人並沒有以微薄而廢禮,而是情真意摯地「采之亨之」,並取酒相待,請客人一同品嘗。將頭上有白毛的野兔燔烤後作下酒之餚,自然是美味。
樂府有〈古豔歌〉:「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首詩的前兩句即以動物起興,興中兼含比喻。寫棄婦被迫出走,猶如孤苦的白兔,往東去卻又往西顧,雖走而仍戀故人。後兩句是規勸故人應當念舊。
晉人張浚的〈白兔頌〉形象地描述了花兔子的外觀特徵:「其毛春素,纖毫秋黑。點綴五采,漸染粉墨。」想像中這隻花兔一定非常好看。大家一定還記得〈木蘭詩〉中的寫兔的名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則是敘述了兔子的另一種特徵,動感的特徵。唐代王建曾寫有〈小白兔〉詩,說的是漂亮的幼兔不忍打殺,就連皇帝也發出了保護小動物的旨令:「新秋白兔大於拳,紅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擊,玉鞭遮到馬蹄前。」愛兔子愛到這種地步:唐詩人杜甫看到兔子就想抱起來數數兔子身上的一根根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八月十五夜月〉)。家養的兔子是用「金鏈相繫擐」的:「霜毛豐茸目睛殷,紅絛金鏈相繫擐」,梅堯臣如是說道。有不識兔者,常被人傳作笑柄,元代袁桷的〈舟中雜詠〉「家奴拾枯草,走兔來相親。生來不識兔,卻立驚其神。行人笑彼拙,歸來如頻呻」。
詩人筆下的兔子,很多的是把它和月亮聯繫在一起的,月亮中那隻和吳剛在一起的可愛的年復一年辛勤擣藥玉兔。西晉哲學家、文學家傅玄在〈擬天問〉中發問:「月中何有?玉兔擣藥。」歐陽脩〈白兔〉詩云:「天冥冥,雲蒙蒙,白兔擣藥嫦娥宮。」因此,月亮也成了兔的代稱。古時將金烏和玉兔並稱為日月的,成語兔起烏沉就是指太陽落山了,夜幕降臨了,宋梅堯臣〈永叔白兔〉寫道:「可笑嫦娥不了事,卻走玉兔來人間」。嫦娥離別了玉兔,來到了人間,只是因為「白兔擣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李白〈把酒問月〉)李白另有〈古朗月行〉,句中疑玉兔是不是在作無用功的事情,「白兔擣藥成,問言與誰餐?」每天擣藥,它是在擣給誰服用的呢?梅堯臣感嘆道:「月中辛勤莫擣藥,桂旁杵臼今應閒」,應該休息休息了吧!李賀〈李憑箜篌引〉:「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說的是這箜篌奇妙的音樂居然觸動了吳剛的萬古哀愁,使他不由得忘了伐桂,而通宵倚着桂樹,凝視着月中露濕兔寒的淒清景色在出神,寫得新奇有趣,而又出人意料。
狡兔三窟形容的兔子的狡詐、聰敏和機靈,「兔子不吃窩邊草」說明兔子行事也有高明之處;成語有「狡兔死,走狗烹」,不從衍生義解,就是說和狗一樣,也會成為人的盤中餐,臨死也落得個「狡兔」之名。梅堯臣〈兔〉詩云:「迷蹤在塵土,衣褐戀篷蒿。有狡難穹穴,中書惜拔毫」。唐蘇拯有〈狡兔行〉云:「草中三穴無處藏,何況平田無穴者」。可是,兔子也有笨笨的時候,最被人常常言及的是「龜兔賽跑」故事裏的兔子,跑的再快也有失敗的時候;還有就是那句「守株待兔」的成語,莫名其妙地撞在樹上,最終落得個被守樹者烹殺的下場。有人說「兔死狐悲」是指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其實,人類也有可憐兔子悲慘的下場的時候,王安石說:「今子得為此兔謀,豐草長林且遊衍」(〈信都公白兔〉)。宋朝的秦觀則在〈放兔行〉中央求人們:「兔飢食山林,兔渴飲川澤。與人不瑕疵,焉用苦求索。天寒草枯盡,見窘何太迫。上有蒼鷹虞,下有黃犬厄。微命無足多,所恥敗頭額。敢其揮金遇,倒橐無難色。雖乖獵者意,頗塞仁人責。兔兮兔兮聽我言,月中仙子最汝鄰。不如亟返月中宿,體顧商巖并岳麓」。憐兔子的被殺、被烹、被獵、被剝,發出了「與人不瑕疵,焉用苦求索」,「兔兮兔兮聽我言」,「不如亟返月中宿」的感嘆。
兔子奔跑極快,最快時速有人測出,約為56公里,唐莊南傑〈傷歌行〉「兔走烏飛不相見,人事依稀速如電」句,則把兔子的速度與光陰似箭這句成語連為一體。民諺有「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比喻的就是兔子速度的疾快。「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則從另一個側面突出了兔子的速度。「獵從原上脫,靈向月中逃」(梅堯臣〈兔〉),上天入地,真是跑得可快呢。馬中有精品曰「赤兔」,形容其速度之快,三國時有民謠:「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英雄快馬也。
古代詩詞中另有一些描述兔子的句子,其實也就是一首首關於兔子的謎語,明謝承舉〈白兔〉詩:「夜月絲千縷,秋風雪一團。神遊蒼玉闕,身在爛銀盤。露下仙芝濕,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問,欲乞萬年丹」。寫其狀、繪其神,妙也!北齊謝睡〈詠兔絲〉的詩謎:「輕絲既難理,細縷竟無織。爛漫已萬條,連緜復一色。安根不可知,縈心終不測。所貴能卷舒,伊用蓬生值」。用兔子皮毛的特徵求底;唐李嶠〈兔〉謎:「上蔡應初擊,平岡遠不稀。目隨槐葉長,形逐桂條飛。漢月澄秋色,梁園映雪輝。唯當感純孝,郛郭引兵威」。詩中無一處提及兔子,恰恰說的就是兔子,上蔡,古宋國,這裏用的是守株待兔的典故;唐蘇拯〈狡兔行〉「秋來無骨肥,鷹犬偏原野。草中三穴無處藏,何況平田無穴者」。鷹犬搜索不到,草穴三藏的動物到底是麼呢?自己猜吧!另有宋朝文彥博也有首謎語詩:「感德好生,網開三面,明視標奇,昌辰乃見。育質雪圖,淪精月殿。著於樂章,色含江練」。「網開三面」是為「窟」也。最能說明問題的應該是梅堯臣的那首〈兔〉:「迷蹤在塵土,衣褐戀篷蒿。有狡難穹穴,中書惜拔毫。獵從原上脫,靈向月中逃。死作功勳戒,良弓合自發」。用謎一樣的語言描寫兔子的生活、行蹤、被捕獵及最終被烹危險的下場,告誡那些歷代開國元勳應及時隱退,免遭殺身之禍。詩句催人警醒,其社會意義極為深刻。
玉兔,月亮中的兔子,也代指月亮,這種代用,被謎人常拿來互相指代,作謎猜射的。最後,用民國江都李聖許的〈月字謎〉來作結束吧:「俏冤家切莫做小人行徑。許佳期其實不曾。我若肯時也不止在如今肯。空為我腰肢減一半,鎮日裏無主恨青春。待明朝日落時辰,也再休要閒去門前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