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位置,可參考 Google 我的地圖。
索引
-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以撒二世、亞歷修斯三世、亞歷修斯四世、狄奧多羅、米海勒八世、安德羅尼古、康塔古則諾斯、約翰五世、曼紐二世、曼加法斯、杜卡斯、亞克羅波里德、帕奇麥里斯、馬克西穆斯、斯干德伯
- 拉丁帝國 鮑德溫二世、約翰一世、伊凡亞森
- 尼西亞帝國 約翰三世、開庫拔脫、哀而托格洛耳
- 俄羅斯諸公國(阿羅思) 兀薛佛羅特三世、攸利、闊兒吉、亞歷山大、雅羅斯拉夫三世、瓦西里、伊果公爵、羅曼、烏拉的斯勞、狄米脫里、達尼爾公爵、頓斯科伊、米海勒、明道加斯、塞爾吉
- 波蘭(孛烈兒) 卡西米爾二世、萊舍克、亨力希一世、亨力希二世、波勒斯勞五世、亨力希、卡西米爾三世、拉的斯勞、格但斯克公爵、格第米納斯、維托爾德、濟士卡(揚濟士卡)
- 匈牙利(馬札兒) 貝拉三世、安德烈、貝拉四世、史提芬、拉的斯勞、路易一世、查理(加羅伊)、邦克(邦克班)、科塞吉亨利、匈雅第、奈馬尼亞、杜尚、拉札爾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イサキオス2世〔以撒二世〕
[[10x1]] Isaac II Ange。東羅馬皇帝(一一八五年至一二〇三年在位)。亞歷修斯一世〔Alexis Ier〕曾孫。一一八五年,皇帝安德羅尼古一世〔Andronic Ier〕不得民心遭弒,衆擁以撒為帝。即位初,西西里王威廉二世發兵來侵,擊退之。又以課稅過重,保加利亞人舉兵反,自立為國,由彼得、伊凡亞森一世〔Ivan Asen〕共治。以撒在位期間,官府腐敗問題不止。一一九五年,兄亞歷修斯三世乘其外出狩獵,自立為帝,執以撒,抉其目,囚禁之。及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以撒子亞歷修斯四世,求助於拉丁人(東羅馬稱十字軍為拉丁人),一二〇三年父子奪回帝位,兩人共治。越年復遭亞歷修斯五世推翻,終致十字軍攻占君士坦丁堡。
アレクシオス3世〔亞歷修斯三世〕
[[16x19]] Alexius III。東羅馬皇帝(一一九五年至一二〇三年在位)。乘弟以撒二世在外,奪其位。以撒子亞歷修斯四世,引第四次十字軍往攻君士坦丁堡。亞歷修斯三世出奔,十字軍擁以撒二世及亞歷修斯四世為共帝。一二〇四年,亞歷修斯三世壻亞歷修斯五世,嘗短暫為帝。另一壻狄奧多羅一世,為尼西亞皇帝。
アレクシオス4世〔亞歷修斯四世〕
[[17x19]] 東羅馬皇帝(一二〇三年至〇四年在位)。以撒二世之子。父遭廢黜後,奔意大利,繼而赴日耳曼。得姊夫士瓦比亞腓力〔Philip of Swabia〕之助,獲第四次十字軍領袖應允,願助其推翻亞歷修斯三世。十字軍攻入君士坦丁堡後,以父子二人為共帝。亞歷修斯終以屈從盟友而遭推翻,遭亞歷修斯五世下令絞死。テオドルス〔狄奧多羅〕
[[3x5]] Théodore Ier Lascaris。即尼西亞第一代皇帝狄奧多羅一世。一二〇〇年,娶亞歷修斯三世女安娜為妻。一二〇三年,君士坦丁堡遭十字軍攻占後,渡海奔小亞細亞,號召希臘人反抗十字軍。一二〇五年,自立為東羅馬皇帝。三年後,另選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由新任宗主教加冕,定都尼西亞。
ミカエル8世〔米海勒八世〕
[[18x2]] Michel VIII Paléologue。《東洋史要》作「密給爾」。東羅馬皇帝(一二六一年至八二年在位)。巴萊約洛古朝第一代皇帝。一二五八年受推為尼西亞帝國攝政,五九年加冕為共帝,與約翰四世共治。同年,擊敗伊庇魯斯、西西里、亞該亞聯軍。又發兵拉丁帝國,於一二六一年自鮑德溫二世手中奪回君士坦丁堡,受宗主教加冕為帝,東羅馬帝國再興。執約翰四世,矐其目後幽之。在位期間,多與那不勒斯暨西西里王查理一世搆兵。為實現東西教會合一,與教皇格列高里十世協商,一二七四年第二次里昂會議,同意承認教皇精神至上地位。一二八一年,新任教皇馬丁四世支持查理,處米海勒以絕罰。米海勒資助西西里民變,西西里晚禱事發,查理因失西西里。米海勒以學識著稱,有自傳留世。一二八二年卒,子安德羅尼古二世繼之。
アンドロニコス〔安德羅尼古〕
[[18x19]] Andronic II Paléologue。《東洋史要》作「安多路伲孤」。即東羅馬皇帝安德羅尼古二世(一二八二年至一三二八年在位)。米海勒八世之子。時塞爾維亞新興,勢漸大,終以聯姻媾和。又與傭兵團長羅哲·德·佛洛爾〔Roger de Flor〕聯手與土耳其人戰,惟仍未能阻止土耳其人攻占小亞細亞大部。在位期間,一度與子米海勒九世共治(一二九五年至一三二〇年),後為孫安德羅尼古三世所逼,入修道院。
ヨアンネス5世〔約翰五世〕
[[7x20]] Jean V Paléologue。東羅馬皇帝。安德羅尼古三世之子。一三四一年父安德羅尼古卒,繼之為帝,時年九歲,以約翰(康塔古則諾斯)為攝政。後朝中各派爭權,引發內戰。一三四七年康塔古則諾斯攻入君士坦丁堡,與共治。一三五二年,第二次內戰爆發,約翰五世向塞爾維亞求援,約翰六世與鄂圖曼土耳其聯手,兩軍戰於德莫提加〔Demotika〕,約翰五世大敗。一三五四年,約翰五世奪回君士坦丁堡,黜約翰六世,令入修道院。鄂圖曼之侵脅仍未止,約翰五世向西方求援。一三六九年,於羅馬聖伯多祿大教堂皈依天主教,認教皇為教會最高領袖。返程途經威尼斯,因欠債遭扣。途經保加利亞時,又遭俘。一三七一年,承認鄂圖曼蘇丹默拉德一世宗主權。
カンタクゼノス〔康塔古則諾斯〕
[[15x20]] Jean VI Cantacuzène。即東羅馬皇帝約翰六世(一三四七年至五四年在位)。安德羅尼古三世在位期間,拜為大僕〔grand domestique〕。一三四一年安德羅尼古卒,子約翰五世繼之,時年九歲,以約翰(康塔古則諾斯)為攝政。朝中有反約翰者,乘其帥兵出征,誣其有反心,去其攝政位。年末,約翰部衆擁其為帝,國中諸城亦有從者。內戰遂發。約翰與鄂圖曼土耳其聯手,一三四七年攻入君士坦丁堡,正式加冕為帝,與約翰五世共治。即位後,大赦嘗與之為敵者。一三五三年,立子馬修〔Mathieu〕為共帝,仍念舊朝者為之不滿。一三五四年約翰五世攻入君士坦丁堡,衆歡迎之。同年十二月,約翰六世遭黜,入修道院為修士。
マヌエル2世〔曼紐二世〕
[[19x19]] Manuel II Paléologue。東羅馬皇帝(一三九一年至一四二五年在位)。約翰五世次子。一三七三年加冕為共帝,與父共治。一三九〇年為質於土耳其。九一年約翰五世卒,逃返君士坦丁堡繼位為帝。認土耳其為宗主。一三九四年,土耳其兵圍君士坦丁堡。一三九六年,匈牙利王西吉斯蒙(後之神聖羅馬皇帝)率十字軍與土耳其戰於尼科波耳〔Nikopol〕,大敗。一三九九年,西行向各國求援,一四〇三年始返抵君士坦丁堡。是唯一造訪英格蘭之東羅馬皇帝。一四〇二年,帖木兒敗土耳其軍於安卡拉,君士坦丁堡之圍始解。一四二二年,新任蘇丹默拉德二世再圍君士坦丁堡。二四年,以納貢為條件,與土耳其媾和。一四二五年卒。
マンカファース〔曼加法斯〕
[[18x19]] Théodore Mancaphas。本為費拉德非亞〔Philadelphie〕統領,獲城民及附近里底亞〔Lydie〕一帶百姓所擁,因自立為帝,與東羅馬皇帝以撒二世分庭抗禮。以撒見其勢漸大,親往伐之。一一八九年兵圍費拉德非亞。後以第三次十字軍起,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率十字軍東來,以撒疑其欲奪東羅馬帝位,急於返國,因議和棄圍,赦曼加法斯造反之罪,去其帝號,仍拜為費拉德非亞總督。後曼加法斯又反,不敵朝廷平叛軍,奔塞爾柱可尼亞〔Iconium〕。一一九六年,新帝亞歷修斯三世,向蘇丹買回曼加法斯,條件為赦其命,且不得幽之。後曼加法斯返費拉德非亞。一二〇四年,第四次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帝國各地紛紛獨立,曼加法斯亦據費城自立。一二〇五年,與十字軍將領亨利(後之拉丁皇帝)戰於亞德拉米提昂〔Adramyttion〕,大敗,退返費城。
ドゥーカス〔杜卡斯〕
[[19x19]] Isaac Doukas Comnène。母為東羅馬康尼諾斯朝皇帝約翰二世〔Jean II Comnène〕孫女。東羅馬皇帝安德羅尼古一世即位後,舉兵反,自立於塞浦路斯,稱帝號「巴西琉斯」。第三次十字軍期間,謠傳杜卡斯敵視十字軍,洩十字軍行蹤於薩拉丁。又謂有英格蘭遇難水師登於塞浦路斯島,遭其軍劫掠云云。英王理查一世受謠言所蠱,於一一九一年往攻塞島,黜杜卡斯,幽之於馬加特堡〔forteresse de Margat〕。及理查一世去,始出。後與某土耳其公侯結盟,圖奪回帝位。一一九五年或九六年中毒而亡。
アクロポリテス〔亞克羅波里德〕
[[19x19]] Georges Acropolite。生於君士坦丁堡。十六歲時,被父送至尼西亞宮廷。受皇帝約翰三世信任,拜為大計相〔grand logothète〕。一二五七年,率軍與伊庇魯斯戰,兵敗被俘,遭囚兩年,為米海勒所救。後米海勒即尼西亞皇帝位,是為米海勒八世,逐拉丁人(東羅馬稱十字軍為拉丁人),奪回君士坦丁堡。米海勒恐拉丁人再度來侵,欲與教廷商討東西教會合一事宜。亞克羅波里德受派往見教皇格列高里十世。一二七四年第二次里昂會議,雙方簽署協議,結束教會分立。著有《年代記》〔Χρονική συγγραφή〕,記載尼西亞帝國一二〇三年至六一年歷史。
パキュメレス〔帕奇麥里斯〕
[[20x19]] Georges Pachymère。希臘文作 Γεώργιος Παχυμέρης。生於尼西亞。一二〇四年君士坦丁堡陷於十字軍之手後,舉家搬遷至此。及米海勒八世收復君城,始返君士坦丁堡。居尼西亞期間,師從亞克羅波里德〔Acropolite〕,習律法。入教會,任教會主律師及皇家裁判所主法官。著作頗豐,涵蓋歷史、音樂、天文、哲學等領域。
マクシムス〔馬克西穆斯〕
[[1x20]] Maxime Planude。拉丁文作 Maximus Planudes。希臘文作 Μάξιμος Πλανούδης。生於尼古米底亞〔Nicomédie〕。本名曼紐〔Manuel〕,入修道院為修士後,更名馬克西穆斯。善拉丁文,大量互譯希臘文及拉丁文作品,促東西歐文化交流。
スカンデルベク〔斯干德伯〕
[[19x20]] Skanderbeg。本名喬治・加斯特略第〔Georges Kastrioti〕,鄂圖曼人稱之曰伊斯干德伯伊〔Iskender Bey〕,音轉而為斯干德伯〔Skanderbeg〕。父為北阿爾巴尼亞一領主。少時為質於土耳其,信奉回教。蘇丹默拉德二世待之甚厚,授封伯伊〔bey〕,任一軍指揮。一四四三年,知鄂圖曼將往攻阿爾巴尼亞,乃逃歸故里,棄回教,號召阿爾巴尼亞各諸侯聯手。自立為阿爾巴尼亞公爵。抗擊鄂圖曼軍期間,獲威尼斯、那不勒斯、匈牙利、教廷等國援助,與鄂軍互有勝負。一四六一年雙方議和,約定休戰十年。一四六三年,教皇庇護二世號召十字軍,斯干德伯不顧休戰之約,率軍參戰。六四年教皇卒,十字軍被迫中斷。斯干德伯勢孤無援,退至克羅亞堡〔Kroia〕。一四六八年卒,諸侯聯盟瓦解,阿爾巴尼亞終落入鄂圖曼之手。
拉丁帝國
ボードゥアン2世〔鮑德溫二世〕
[[11x20]] Baudouin II de Courtenay。拉丁帝國末代皇帝(一二二八年至六一年在位)。父彼得、兄羅伯,俱為拉丁皇帝。一二二八年兄卒,鮑德溫繼之,時年十一,衆推其岳父約翰〔Jean de Brienne〕攝政。及一二三七年約翰卒,始親政。以國庫窘迫,親赴西歐列國求援,甚而出售大批聖物。一二六一年,尼西亞皇帝米海勒八世攻陷君士坦丁堡。鮑德溫奔意大利,一二七三年卒於那不勒斯。
ジャン1世〔約翰一世〕
[[2x23]] Jean de Brienne。與遊戲中法國布里恩〔ブリエンヌ〕應為一人。即布里恩約翰〔Jean de Brienne〕。布里恩伯爵艾拉爾二世〔Érard II de Brienne〕幼子。本應從事神職,後成為騎士。約於一二〇〇年,領有小封地於香檳一帶。兄高提爾〔Gautier III〕死後,其姪高提爾四世身居南意大利,約翰遂以其姪名義,治理布里恩伯國。一二一〇年娶耶路撒冷王瑪麗。一二年瑪麗產女後卒,女伊莎貝爾(又名約蘭德)繼之,約翰攝政。參與第五次十字軍,一二一九年陷達米塔〔Damietta〕,二二年赴歐洲求援。二五年,以女伊莎貝爾妻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腓特烈旋即剝奪約翰攝政及國王之位。二九年,乘腓特烈參與十字軍之際,與教皇軍聯兵,往攻神聖羅馬帝國之南意大利領地。時拉丁帝國皇帝鮑德溫二世年少,約翰於一二二八年受推為其攝政,三一年任拉丁帝國共帝,與鮑德溫共治。一二三五年,尼西亞皇帝約翰三世、保加利亞皇帝伊凡二世,聯兵來攻君士坦丁堡,約翰率軍守城。三六年,亞該亞公爵喬弗里二世及意大利諸城聯合艦隊,擊退敵艦,圍城軍始退。次年卒。死前改信方濟會。
イヴァン=アセン〔伊凡亞森〕
[[18x20]] 不詳─┬彼得二世❶├伊凡亞森一世❷──伊凡亞森二世❺
├加洛延❸
└不詳(女)────波里爾❹
即保加利亞皇帝伊凡亞森二世〔Ivan Assen II〕(一二一八年至四一年在位)。父伊凡一世、叔加洛延〔Kaloyan〕先後遭殺,衆欲推伊凡亞森為王,其表兄弟波里爾〔Boril〕卻奪其位,伊凡乃奔哈力赤〔Halych〕公國求援。時波里爾與匈牙利為盟,及一二一七年匈王安德烈二世率軍出征,參與第五次十字軍,伊凡乘機領兵返國,波里爾不敵,退守都城塔爾諾沃〔Tarnovo〕,一八年城陷。伊凡執波里爾,矐其目,踐帝位。在位期間,保國國勢鼎盛,一躍而為巴爾幹半島最強盛之國。馬其頓、伊庇魯斯、阿爾巴尼亞大部、塞爾維亞大部,俱入版圖。一二三五年,與尼西亞皇帝約翰三世聯兵,往攻拉丁帝國君士坦丁堡,後恐尼西亞國勢漸強,又與拉丁帝國聯手,與尼西亞搆兵。一二四一年卒,子加里曼〔Kaliman I〕繼之。
尼西亞帝國
ヨアンネス3世〔約翰三世〕
[[6x20]] Jean III Doukas Vatatzès。尼西亞皇帝〔一二二二年至五四年在位〕。前帝狄奧多羅一世〔Théodore Ier〕壻。初,第四次十字軍陷君士坦丁堡後,建拉丁帝國,東羅馬帝國其餘領地紛紛獨立,尼西亞帝國即為其一。狄奧多羅一世在位時,嘗與拉丁皇帝定約劃界,以小亞細亞之西北角歸拉丁帝國,小亞細亞餘土歸尼西亞。及約翰三世即位,於一二二五年敗拉丁軍於波馬尼農〔Poimanenon〕,始有小亞細亞西北全境。又建海軍,攻占羅得島等愛琴海諸島。一二三五年,與保加利亞皇帝伊凡二世聯兵,往攻拉丁帝國君士坦丁堡,未果。後伊凡恐尼西亞國勢益強,棄盟,反與拉丁帝國、庫曼人聯兵來攻,後國中黑死病發,始罷兵媾和。一二四二年,蒙古軍東來,約翰恐脣亡齒寒,乃與羅姆國〔Roum〕塞爾柱土耳其人協力抗之。一二四六年,出兵巴爾幹半島,併薩羅尼加,納伊庇魯斯為附庸,幾復東羅馬帝國舊土。與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交好,娶其女康士坦斯〔Constance〕。一二五四年卒,子狄奧多羅二世繼之。
カイ=クバード〔開庫拔脫〕
[[17x17]] Kay Qubadh Ier。譯名據《元史譯文證補》。《新元史》有同名者作「開柯拔脫」。馮譯《多桑蒙古史》作「凱庫拔」。羅姆國蘇丹(一二二〇年至三七年在位)。其兄開喀甫司〔Kay Kâwus Ier〕在位時,懼其奪位而幽之,及兄卒,始出。繼位後,大擴領地,攻占地中海沿岸加洛諾羅斯(Kalonoros,今亞拉尼亞〔Alanya〕),又出兵渡黑海,攻占克里米亞半島港口,降服附近欽察人。一二三〇年,敗札闌丁兵,併其地。又與埃及阿育布朝爭敘利亞北部之地。一二三四年,大敗阿育布軍。在位期間,為羅姆國最盛期。一二三七年,卒於開塞里〔Kayseri〕。有說為其長子開廓蘇二世〔Kay Khusraw II〕所毒殺。
エルトゥルル〔哀而托格洛耳〕
[[6x17]] Ertuğrul。譯名據《東洋史要》。馮譯《多桑蒙古史》作「額兒脫黑魯勒」。喀伊〔Kayi〕部長,率其衆避兵入亞美尼亞,助羅姆國征東羅馬有功,受封地。子奧斯曼〔Osman〕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開國之主。
俄羅斯諸公國(阿羅思)
フセヴォロド3世〔兀薛佛羅特三世〕
[[9x1]] Vsevolod III Vladimirski。《新元史》有同名者作「兀薛佛羅特」。《元史演義》有同名者作「務賽服洛特」。一一七六年,繼其兄為物拉的米兒〔Vladimir〕大公。對不從命者,毫不留情。嘗兩度剝奪也烈贊公爵位,又於一二〇七年,火燒也烈贊及貝爾哥羅德〔Belgorod〕兩城。生子繁多,故有「大巢」〔Большое Гнездо〕之稱。一二一二年卒。
ユーリー〔攸利〕
[[3x21]] 譯名據《新元史》。即物拉的米兒大公攸利二世〔Iouri II de Vladimir〕。兀薛佛羅特三世之子。多次出兵窩瓦不里阿耳〔Volga Bulgaria〕,建下諾弗哥羅城〔Nijni Novgorod〕於窩瓦河畔以守邊。一二三七年蒙古軍來侵阿羅思,也烈贊遣使求援,攸利以須兵守境,不救。及蒙古軍陷也烈贊,往攻克羅姆訥〔Kolomna〕,始遣子往援也烈贊。途中聞也烈贊已毀,乃往援克羅姆訥,與蒙古軍戰於城下,不敵,脫還物拉的米兒,克羅姆訥陷。後蒙古軍拔莫斯科,直驅物拉的米兒。攸利聞訊,令兩子守都城,自引兵駐錫第河〔Sit〕,以待援兵。不數日,物拉的米兒城陷。後蒙古軍連下數城,進至錫第河,攸利戰死。弟雅羅斯拉夫二世(《新元史》作「牙羅思剌弗哀」)往援不及,乘蒙古軍退,入物拉的米兒,嗣大公位。
ゲオルギー〔闊兒吉〕
[[15x21]] Гео́ргий。譯名據馮譯《多桑蒙古史》。據遊戲中所載生卒年及簡傳,與攸利二世應為一人。俄文攸利〔Юрий〕即為拉丁文喬治〔Georgius〕之變體,亦可作 Гео́ргий。
アレクサンドル〔亞歷山大〕
[[14x4]] Alexandre Nevski。攸利二世之孫,雅羅斯拉夫二世之子。一二三六年,諾弗哥羅人推為公爵。一二四〇年,擊退瑞典軍於尼瓦河〔Neva〕,因有「尼瓦亞歷山大」之稱。四二年,又大敗條頓騎士團於佩普斯湖〔Peïpous〕,聲名大譟。四八年,與兄安德烈〔André II de Vladimir〕赴和林覲見貴由汗,安德烈受封物拉的米兒大公,亞歷山大受封基輔大公。及蒙哥汗即位,又召會於薩萊,安德烈拒往。後蒙古軍來侵,安德烈奔瑞典,亞歷山大與拔都子撒里答交好,受封物拉的米兒大公,附於欽察汗國。
ヤロスラフ3世〔雅羅斯拉夫三世〕
[[17x2]] Iaroslav III de Vladimir。雅羅斯拉夫二世之子,尼瓦亞歷山大弟。先後任特威爾〔Tver〕公爵、諾弗哥羅公爵。一二六三年,兄亞歷山大卒,與兄安德烈爭大公位。二人齊赴欽察汗國,求以為斷,終以雅羅斯拉夫為大公。惟雅羅斯拉夫仍居諾弗哥羅,娶當地貴族女為妻。一二七一年卒。
ヴァーシリー〔瓦西里〕
[[1x21]] Vassili Ier de Vladimir。雅羅斯拉夫二世幼子。一二七二年,繼其兄物拉的米兒大公之位。七六年卒。
イーゴリ公〔伊果公爵〕
[[2x21]] Igor Sviatoslavitch。一一八〇年,異母兄奧勒格〔Oleg〕卒,繼為諾弗哥羅塞佛斯基〔Novgorod-Severski〕公爵。一一八五年,與波羅物齊人(俄人所謂波羅物齊人,即東方所謂欽察人,西方所謂庫曼人)戰,慘敗被俘。《伊果遠征記》所載,即此番出征之事。一一九八年,繼任扯耳尼哥〔Chernigov〕公爵。
ロマン〔羅曼〕
[[7x21]] Roman Mstislavitch。一一七〇年父卒,接任窩里尼亞〔Volhynie〕公爵。一一九八年,哈力赤〔Halytch/Galicie〕公爵卒,羅曼涉入繼承之爭,受波蘭大公萊舍克一世襄助,強立羅曼為哈力赤公爵。與幾大阿羅思諸侯、波羅物齊人(庫曼人)互有爭戰,大擴領土。後與波蘭萊舍克關係惡化。一二〇五年,發兵往攻波蘭,兩軍戰於札威霍斯特〔Zawichost〕,羅曼渡維斯杜拉河時被殺。
ウォロジスラフ〔烏拉的斯勞〕
[[8x21]] Владислав Кормиличич。一二〇五年哈力赤公爵羅曼卒,子達尼爾〔Daniel de Galicie〕繼之,時年僅四歲,遭貴族驅逐。一二一三年,烏拉的斯勞獲匈牙利發兵襄助,接任公爵。次年,匈波二國協議平分哈力赤、窩里尼亞地,匈牙利復攻占哈力赤,黜烏拉的斯勞之公爵位,檻送匈牙利。
ドミトリ〔狄米脫里〕
[[1x21]] Дмитр。譯名據《新元史》。一二一五年,匈牙利哈力赤公爵科洛曼(Coloman,安德烈二世之子)與波蘭克拉科夫公爵萊舍克一世聯軍,往攻哈力赤,狄米脫里與達尼爾〔Daniel de Galicie〕守城。一二四〇年,蒙古第二次入侵阿羅思,達尼爾接任基輔大公,卻留居哈力赤,無所作為,由狄米脫里居守基輔。城陷,狄米脫里被俘,拔都嘉其忠勇,釋而不誅。
ダニール公〔達尼爾公爵〕
[[2x21]] Daniel de Moscou。第一代莫斯科大公。物拉的米兒大公亞歷山大〔Alexandre Nevski〕子。一二六三年父卒,達尼爾年僅二歲,繼得莫斯科一地,由叔雅羅斯拉夫〔Iaroslav III de Vladimir〕攝政。一二八二年始親政。
ドンスコイ〔頓斯科伊〕
[[4x21]] Dimitri Ier Donskoï。莫斯科公國第六代大公。前代大公伊凡二世之子。一三五九年父卒,繼大公位,時年九歲。一三六三年,任物拉的米兒大公。在位期間,興建克里姆林宮,一三六七年竣工。一三七一年,阿羅思各公侯,乘欽察汗國內部爭權不斷,不再往朝薩萊,甚而終止上貢。一三七三年,蒙古發兵來襲,頓斯科伊率兵擊退之。八〇年,又大敗蒙古軍於庫里科沃〔Koulikovo〕。庫里科沃位近頓河〔Don〕,故以是役而有「頓斯科伊」之稱。兩年後,新汗脫脫迷失〔Тохтамыш〕一統金帳、白帳汗國,欲阿羅思各公侯復貢,頓斯科伊拒之。脫脫迷失遂發兵阿羅思,連下數城,一三八二年陷莫斯科,迫頓斯科伊納貢,以其子為質。一三八九年卒於莫斯科。
ミハイル〔米海勒〕
[[5x21]] Michel II de Tver。一三六八年接任特威爾〔Tver〕公爵。與姊夫立陶宛大公奧爾吉爾德〔Olgierd〕聯手,圖推翻莫斯科大公頓斯科伊,未果。一三七一年,受欽察汗封為物拉的米兒大公,兼諾弗哥羅公爵。次年奧爾吉爾德與頓斯科伊定約,米海勒頓失一臂。一三七五年,頓斯科伊奪回物拉的米兒大公位。
ミンダウガス〔明道加斯〕
[[11x21]] Mindaugas。擊敗條頓騎士團於庫爾蘭後,恐引發新一波十字軍,因於一二五〇年受洗入教。後於窩魯塔城堡〔Voruta〕接見騎士團長及庫爾姆〔Kulm〕主教,納所獻立陶宛大公之冠。一二五三年,由教皇英諾森四世加冕為立陶宛王。一二六三年,遭其甥特列尼奧塔〔Treniota〕刺殺。
セルギー〔塞爾吉〕
[[15x21]] 據遊戲中所載生卒年,應即 Serge de Radonège。俄文作 Сергий Радонежский。阿羅思宗教領袖。弟子衆多,約建有四十座修道院於阿思羅。頓斯科伊出征蒙古軍前,塞爾吉嘗為其祝禱。
波蘭(孛烈兒)
カジミェシ2世〔卡西米爾二世〕
[[7x1]] Kazimierz II Sprawiedliwy。法文作 Casimir II le Juste。皮亞斯特家〔Piast〕。波蘭公爵波勒斯勞三世〔Boleslaus III〕幼子。父卒,卡西米爾未分得一地。一一五七年,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發兵來侵,兄波蘭大公波勒斯勞四世不敵,與議和,送卡西米爾為質於神聖羅馬帝國。一一六一年前,始返波蘭。一一六六年,兄聖多米爾〔Sandomir〕公爵亨利戰死。亨利生前無嗣,本欲以卡西米爾繼之,及卒,兄波勒斯勞四世卻三分其地,自納其最大者,僅以最小者授卡西米爾,封威西里察〔Wiślica〕公爵。一一七三年,波勒斯勞卒,以兄終弟及制,米士科三世〔Mieszko III〕繼為大公,以聖多米爾封卡西米爾。米士科專行獨斷,引小波蘭諸貴族不滿,遂於一一七七年舉兵反之,卡西米爾亦參與其中。卡西米爾進占克拉科夫〔Kraków〕,受推為大公。一一八〇年召開貴族會議於文齊察〔Łęczyca〕,卡西米爾授貴族、教士以特權,換取自家世襲大公之位。
レシェク〔萊舍克〕
[[4x21]] Lech le Blanc。波蘭國王。卡西米爾二世之子。一一九四年父卒,繼任為聖多米爾公爵暨波蘭大公,其年尚幼,母海倫稱制。在位期間,朝局不穩,爭位不斷,嘗三度遭黜。一二〇五年,與弟馬索維亞公爵康拉德一世聯手,大敗哈力赤公爵羅曼於札威霍斯特。一二〇七年,應教皇英諾森三世要求,承認波蘭隸屬教皇。與匈牙利為爭哈力赤而搆兵。後以女撒羅默〔Salomé de Pologne〕妻匈牙利王安德烈二世之子科洛曼〔Coloman de Galicie〕,復以科洛曼為哈力赤公爵,認匈牙利為宗主,雙方之爭乃息。一二一四年,羅曼子達尼爾恢復在哈力赤之勢力。一二二七年,出席公侯會議,遇襲卒。
ヘンリク1世〔亨力希一世〕
[[14x21]] Henri Ier le Barbu。一二〇一年父卒,繼任西利西亞公爵。與大波蘭公爵拉的斯勞三世〔Ladislas III Jambes Grêles〕屢有領土之爭。一二一七年議和,以拉的斯勞無嗣,亨力希以部分領地換得大波蘭公爵之繼承權。一二二七年,出席公侯會議,遇襲負傷。後助拉的斯勞三世奪得克拉科夫公爵位。一二三二年,繼克拉科夫公爵位。一二三四年,發兵往攻大波蘭,攻占大波蘭南部之地,封子亨力希二世為大波蘭公爵。一二三八年卒。
ヘンリク2世〔亨力希二世〕
[[18x21]] Henri II le Pieux。譯名據《新元史》。亨力希一世之子。一二三八年父卒,繼之。承父志,圖一統波蘭。一二四一年,糾集波蘭騎士、聖殿騎士等軍,與蒙古軍戰於里格尼次城〔Legnica〕之野,戰死。
ボレスワフ5世〔波勒斯勞五世〕
[[15x2]] Boleslas V le Pudique。萊舍克子。一二三九年,與匈牙利王貝拉四世女金嘉〔Kinga〕訂婚,時波勒斯勞年十三,金嘉年僅五歲。四七年始成親。據中世紀年代記所載,金嘉甚為虔誠,拒與夫同牀,波勒斯勞勸說無果,只得從之。終身未有妃妾,故有「貞潔」之稱。一二四一年,亨力希二世戰死於里格尼次,波勒斯勞舉家奔匈牙利避難。一二四三年,小波蘭貴族逐走馬索維亞康拉德一世,改推波勒斯勞繼為克拉科夫公爵。時克拉科夫城已殘破,為重建此城,迎納日耳曼人移居。一二五九年蒙古二度來侵,克拉科夫、聖多米爾等地淪為一片荒蕪。一二七九年卒。
ヘンリク〔亨力希〕
[[3x21]] 據遊戲人物出現年代及簡傳,應即 Henri IV le Juste。亨力希二世之孫,亨力希三世之子。一二六六年,父遭人下毒而卒,繼任布勒斯勞公爵。以年尚幼,由叔薩爾斯堡大主教拉的斯勞〔Ladislas de Silésie〕收養。次年,因無暇照顧,送至波希米亞宮廷。一六七〇年叔拉的斯勞卒,亨力希返國繼其位,波希米亞王鄂圖卡二世〔Ottokar II〕為攝政。七三年親政。與鄂圖卡交好,每有戰事,必與襄助,雖敗不棄。一二八八年,克拉科夫公爵萊舍克二世卒,無嗣,亨力希於次年爭得爵位。一二九〇年卒,或謂中毒身亡。二戰期間,其遺骸為德國人類學家帶走,欲證其為日耳曼人,戰後卻不知所蹤,今空棺藏於布勒斯勞博物館。
カジミェシ3世〔卡西米爾三世〕
[[13x32]] Casimir III le Grand。波蘭王〔一三三三年至七〇年在位〕。拉的斯勞一世〔Ladislas Ier de Pologne〕之子。一三三三年父卒,繼之為波蘭王。一三三五年,與波希米亞王簽特倫津條約〔Trenčín〕,轉讓西利西亞宗主權於波希米亞,波希米亞王約翰則放棄對波蘭王位之主張。一三四三年,與條頓騎士團簽卡里士條約〔Kalisz〕,確立疆界,納東波美拉尼亞入版圖。身邊良臣衆多,行諸多改革。設土地稅,編纂法典,減輕農民負擔,故有「農民之王」一稱。改善猶太人生活,獎勵農工商。一三六四年,建克拉科夫學院。一三七〇年卒,甥安如家匈牙利王路易一世繼之。
ヴラディスラフ〔拉的斯勞〕
[[20x21]] Ladislas II Jagellon。波蘭雅傑沃朝〔Jagellon〕第一代王。立陶宛大公奧爾吉爾德〔Olgierd〕子。一三七七年父卒,繼任大公。一三八六年,與波蘭女王愛德威治〔Hedwige d'Anjou〕成親,加冕為王,是為波蘭王拉的斯勞二世。一四一〇年,與條頓騎士團戰於坦能堡,次年議和,條頓騎士團支付賠款。一四三四年卒。
グダニスク公〔格但斯克公爵〕
[[5x21]] Świętopełk II de Poméranie。本名史文托波克〔Świętopełk〕。一二一六年(或一七年),萊舍克授封東波美拉尼亞公爵。表面臣服於萊舍克,私下卻欲擺脫附庸關係。與失勢貴族拉的斯勞・奧多尼克〔Ladislas Odonic〕密謀,以克拉科夫、西利西亞公爵之位,換取謀害萊舍克及亨力希一世。一二二七年,藉皮亞斯特家諸公侯召開會議之機,行刺兩人,萊舍克身亡,亨力希重傷。
ゲディミナス〔格第米納斯〕
[[4x21]] Gediminas。一三一六年,繼兄立陶宛大公位。與條頓騎士團戰事頻仍。嘗致書教皇,示皈依之願,條頓騎士團卻謠傳格第米納斯支持異教徒及東正教徒云云,遂放棄受洗。與波蘭結盟,以女亞爾多娜〔Aldona〕妻波蘭王拉的斯勞一世子卡西米爾(後之卡西米爾三世)。
ヴィトフト〔維托爾德〕
[[9x21]] 格第米納斯─┼奧爾吉爾德──波蘭王拉的斯勞二世├凱斯圖提斯──維托爾德
Vitold le Grand,立陶宛文作 Vytautas Didysis。波蘭文作 Witold Kiejstutowicz。
一三八二年,其父凱斯圖提斯〔Kęstutis〕與其堂弟拉的斯勞(後之波蘭王拉的斯勞二世)爭立陶宛大公位而被殺,維托爾德逃奔普魯士。八四年與拉的斯勞和解後歸國。一三八五年,拉的斯勞與波蘭女王成親,即波蘭王位。一三九一年,以女蘇菲亞妻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一世。九二年,與拉的斯勞協議,維托爾德以其名義統治立陶宛,死後復歸拉的斯勞,因即立陶宛大公位。一三九五年,欽察汗國脫脫迷失敗於帖木兒,前來求援,兩人約定聯手。又與波蘭聯手,對抗條頓騎士團。一四一〇年,擊敗騎士團於坦能堡。一四三〇年卒。
ヤン=ジシュカ〔揚濟士卡〕
[[19x21]] Jean Žižka。捷克文作 Jan Žižka。名揚,或作約翰。一目眇,人稱「獨眼濟士卡」,晚年全盲。生於波希米亞小貴族之家,後為傭兵,漸嶄露頭角。一四一〇年坦能堡之戰,參與波希米亞義勇軍,為波蘭而戰。時教會腐敗,胡司〔Jean Huss〕大肆批評,因於一四一五年以異端遭處火刑。濟士卡深受胡司思想所感,率胡司派信徒與天主教派戰。一四二〇年,收容胡司派,建塔博爾城〔Tábor〕於波希米亞南部山區,組為更激進之塔博爾派〔Taborites〕。此軍以信仰為根基,加以嚴格軍紀及新式武器,戰力驚人,擊敗西吉斯蒙所率神聖羅馬軍,及受派平亂之十字軍。一四二四年,遠征摩拉維亞途中,染黑死病而卒。
匈牙利(馬札兒)
ベーラ3世〔貝拉三世〕
[[8x1]] III. Béla。匈牙利王(一一七二年至九六年在位)。匈牙利王格薩二世〔Géza II〕子。母為基輔羅斯公主歐弗羅西娜〔Euphrosine〕。一一六三年,貝拉據兄史提芬三世與東羅馬皇帝曼紐一世所簽和約,入居東羅馬宮廷。一一七〇年迎娶皇后同母異父妹愛涅斯〔Agnès d'Antioche〕。及一一七二年史提芬卒,始返匈牙利繼位。次年加冕為王。惟國內另有一派擁護其弟格薩〔Géza〕。格薩先遭幽禁,後逃奔奧地利,貝拉因於一一七五年與波希米亞公爵索別斯拉夫二世聯手,往攻奧地利。及奧地利公爵亨利卒,格薩求助於索別斯拉夫,望得引見皇帝腓特烈一世,卻反為索別斯拉夫所執,檻送貝拉,復為貝拉所幽。貝拉與教廷、東羅馬帝國俱交好。一一七六年,更派兵助東羅馬帝國抵禦塞爾柱軍。一一八〇年曼紐一世卒,貝拉未幾即收復達爾馬西亞、西爾米亞〔Syrmie〕。與塞爾維亞結盟後,接管尼士〔Niš〕與索非亞〔Sofia〕。以女瑪格麗特妻東羅馬新帝以撒二世。一一八六年,續絃再娶法王路易七世女瑪格麗特。仿西歐君主制,改良統治制度,設中書省〔chancellerie〕,又增關稅、通行稅、市集稅等稅目。據其在位時期之教會及王室收入帳目,貝拉每年約有二萬三千公斤白銀可用,而當時法王腓力二世,僅有一萬七千公斤紋銀。一一八二年,貝拉為長子伊默利〔Imre〕加冕,時伊默利年八歲。一一九四年,始以達爾馬西亞、克羅西亞沿岸之地授伊默利為封地。一一九六年,貝拉卒。
エンドレ〔安德烈〕
[[20x19]] II. András。法文作 André。英文作 Andrew。即匈牙利王安德烈二世(一二〇五年至三五年在位)。貝拉三世之子。即位後,續行舊策,大量分封王畿。一二一七年,參與第五次十字軍東征。一二二二年受「王僕」(servientes regis,匈牙利貴族之稱)所迫,頒布金璽詔書〔Bulle d'Or〕,猶如封建特權之特許狀。一二三一年,所定特權(免受地方庭審、免稅、兔出兵外國等)擴及小貴族。王宮大臣須對參政會負責。參政會每年召開一次。遇有違背詔書所定者,貴族有權抗命。外國人未經參政會同意不得任官,且官職不得世襲。不得任意逮捕或懲處貴族。
ベーラ4世〔貝拉四世〕
[[16x20]] 《元史》稱其曰「怯憐」,即匈牙利語 király(王)之音譯。匈牙利王(一二三五年至七〇年在位)。安德烈二世之子。在位初,適逢拔都西征。一二四一年,與蒙古軍戰於漷寧河畔(匈牙利史稱「沙約河之戰」或「莫希之戰」),貝拉大敗,奔奧地利。奧地利公爵腓特烈二世反迫其割讓三郡之地。貝拉致書教皇格列高里九世、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等君主求援,卻無一軍相助。及窩闊台汗卒,蒙古兵撤,貝拉始返匈牙利。國中人口因蒙古軍屠戮及饑荒而驟減,遂邀外國人移入,以充實人口。一二四六年,奧地利公爵腓特烈二世來侵,兩軍戰於萊塔河〔Leitha〕,奧軍得勝,惟公爵亦戰死。為爭士的里亞〔Styria〕等地,屢與波希米亞王鄂圖卡二世〔Ottokar II〕交兵。一二六〇年,大敗於克列森伯倫〔Kressenbrunn〕,割士的里亞予波希米亞。長子史提芬以其偏愛幼子貝拉及女安娜,恐己太子之位不保,父子兵戎相見,經厄斯特爾岡〔Esztergom〕大主教腓力等人調停,雙方議和,分國為二,多瑙河西仍由貝拉直轄,河東則歸史提芬。後雙方又因故交兵,再經大主教等人調停,於一二六六年和談,確立多瑙河分界。
イシュトバーン〔史提芬〕
[[16x2]] V. István。法文作 Étienne。英文作 Stephen。即匈牙利王史提芬五世(一二七〇年至七二年在位)。貝拉四世之子。少時先後受封外西凡尼亞公爵、士的里亞〔Styria〕公爵。及一二六〇年,匈牙利戰敗於克列森伯倫〔Kressenbrunn〕,割士的里亞予波希米亞,史提芬再返外西凡尼亞。後舉兵叛父貝拉,一二六二年迫父分國共治。一二六八年入侵保加利亞,自立為保加利亞王。為固盟,以諸女妻那不勒斯、拜占庭等強國君主。一二七一年鄂圖卡來侵,發兵擊退之。
ラースロー〔拉的斯勞〕
[[16x19]] 安德烈二世❶─┬貝拉四世❷───史提芬五世❸──拉的斯勞四世❹├……
└遺腹子史提芬──安德烈三世❺
IV. László。法文作 Ladislas。英文作 Ladislaus。
即匈牙利王拉的斯勞四世〔Ladislaus IV of Hungary〕(一二七二年至九〇年在位)。史提芬五世之子。母為庫曼人。拉的斯勞因偏向庫曼人,又不守基督教條,百姓、貴族、教廷俱感不滿。晚年王權衰落,地方各自為政。一二九〇年,遭三名庫曼人刺殺而卒。無嗣,旁支安德烈三世繼之。
ラヨシュ1世〔路易一世〕
[[8x20]] Nagy Lajos。即安如家匈牙利王路易一世(一三四二年至八二年在位)兼波蘭王(一三七〇年至八二年在位)。匈牙利王查理一世之子。一三四二年父查理卒,路易繼之。續行其父對內政策,資助教會及城鎮貿易。追認安德烈二世所頒金璽詔書。初,其弟安德烈,與堂姊貞娜訂婚,即安如家那不勒斯王羅伯孫女。及羅伯卒,遺囑表明傳位貞娜,隻字未提安德烈。後安德烈遭刺身亡,路易疑貞娜為幕後主使,因與那不勒斯安如家決裂。一三五四年,與立陶宛及欽察汗國交戰得勝,聲名大譟。後兩度擊敗威尼斯,取得達爾馬西亞、拉古薩等地。納塞爾維亞、瓦拉幾亞、摩達維亞、保加利亞等國君主為附庸。一三七〇年,其舅波蘭王卡西米爾三世〔Casimir III〕卒,路易繼之,踐波蘭王位。一三七七年,又破鄂圖曼軍。在位期間,匈牙利國勢達至顛峰。無子,以長女馬利妻西吉斯蒙(後之神聖羅馬皇帝),欲以為繼承人。一三八二年卒,女馬利加冕為匈牙利王,惟波蘭不願兩國共主,遂立其妹雅維加〔Jadwiga〕為波蘭王。
カーロイ〔查理/加羅伊〕
[[20x19]] Károly。安如家末代匈牙利王查理二世,即那不勒斯王查理三世。那不勒斯王查理二世曾孫。一三六〇年春,父格拉維那伯爵路易〔Louis de Gravina〕舉兵反那不勒斯王貞娜,兵敗,被迫送子查理為質於那不勒斯。六二年,父路易卒於囚所,貞娜下令以同宗待查理。後應匈牙利王路易一世之邀,赴匈牙利。一三八〇年,教皇烏爾班六世以貞娜支持偽教皇克萊門四世,處貞娜以絕罰,撤其王位,改認查理為那不勒斯王。查理遂出兵那不勒斯,幽貞娜。及聞貞娜養子路易將發兵來攻,旋勒死貞娜於囚所,即那不勒斯王位,以兵擊退路易兵。後赴匈牙利。及匈牙利王路易一世卒,查理於一三八五年,以安如家男身分,自繼其位,黜路易女馬利。未幾,馬利母雇刺客殺之,負傷,不數日卒。子拉的斯勞繼承那不勒斯王位,馬利復位為匈牙利王。
バーンク=バーン〔邦克〕
[[1x20]] Bánk Bár-Kalán。遊戲中所用日文,バーンク為其名,バーン〔bán〕意為總督。匈牙利貴族。歷任多處地方伯爵、斯拉夫尼亞總督、匈牙利宮相、廷尉〔judge royal, országbíró〕等要職。據傳王后格特魯德〔Gertrude de Méran〕強執其妻,供后兄伯托爾德〔Berthold〕奸淫,故懷恨於心。又格特魯德后偏好隨侍日耳曼人,招諸侯不滿。及王安德烈二世出征哈力赤〔Halych〕,匈牙利諸侯乘機往攻王后,殺之。據《奧地利韻文年代記》〔Chronicon rhythmicum Austriacum〕所載,手刃王后者即邦克。
ケーセギヘンリク〔科塞吉亨利〕
[[19x20]] Kőszegi Nagy Henrik。匈牙利大貴族。初,貝拉四世與子史提芬交戰時,亨利忠於貝拉。一二七〇年貝拉卒,亨利奔波希米亞。及七二年史提芬卒,始返匈牙利。後諸侯內戰,亨利戰死,時一二七四年也。
フニャディ〔匈雅第〕
[[16x20]] Hunyadi János。法文作 Jean Huniade。英文作 John Hunyadi。一四四一年,拜為外西凡尼亞總督,屢破鄂圖曼軍。一四四四年,基督教聯軍大敗於瓦爾納〔Varna〕,匈牙利王烏拉的斯勞一世(即波蘭王烏拉的斯勞三世)戰死。一四四六年,受參政會推選為攝政。拉的斯勞五世雖於一四四四年受推為王,其監護神羅皇帝腓特烈三世卻不放歸國,及一四五三年始返匈牙利。拉的斯勞五世親政後,匈雅第御攝政職,投身抵禦鄂圖曼人。一四五六年,大敗鄂圖曼軍於貝爾格萊德,阻鄂圖曼入侵之念達七十年。一四五七年,拉的斯勞五世卒,無嗣,衆推匈雅第幼子馬提亞斯〔Matthias Corvin〕為王。
ネマニャ〔奈馬尼亞〕
[[2x20]] Nemanja István。法文作 Étienne Némania。英文作 Stefan Nemanja。一一六六年為塞爾維亞大公。統一塞爾維亞各大公國。一一九六年,讓位於次子史提芬,至聖山〔Mont Athos〕為僧,更名曰西默盎〔Syméon〕。時幼子薩瓦〔Sava〕已為塞爾維亞東正教會大主教,兩人續建希蘭達爾修道院〔Monastère de Hilandar〕。一一九九年卒,受塞爾維亞東正教會封聖。
ドゥシャン〔杜尚〕
[[3x20]] Stefan Dušan。法文作 Étienne Douchan。塞爾維亞君主(一三三一年至五五年),即史提芬烏羅士四世〔Stefan Uroš IV〕。史提芬烏羅士三世之子。好兵法。初,烏羅士三世大敗保加利亞於威爾巴治〔Velbajd〕後,不欲再南下攻東羅馬帝國,而貴族等欲擴其地,遂致離心。後杜尚與父兵戎相見,或言即受貴族所迫,或謂王受大臣挑弄,欲廢杜尚繼承之位,杜尚乃反。一三三一年,虜其父,幽之,繼位為王。乘東羅馬帝國約翰五世與六世內戰之機,攻占大量領地。一三四六年,加冕為帝,稱「塞爾維亞人暨羅馬人皇帝」。採用東羅馬帝國爵銜與廷儀,起草帝國法典。一三四八年,又進占色薩利〔Thessalie〕、伊庇魯斯。後與波斯尼亞、匈王路易一世搆兵。一三五五年,聞知皇帝約翰六世退位,遂決意出兵君士坦丁堡,中途因熱病而卒。
ラザル〔拉札爾〕
[[17x20]] Lazare de Serbie。一三七一年史提芬烏羅士五世卒,塞爾維亞帝國裂為數公國,拉札爾主摩拉維亞塞爾維亞〔Serbie moravienne〕,疆域涵蓋大摩拉瓦河、西摩拉瓦河、南摩拉瓦河等流域之地,為諸公國中最大者。自稱奈馬尼亞朝之後,致力於重建塞爾維亞帝國。其鴻圖雖受塞爾維亞東正教會支持,貴族卻不願認其為主。一三八九年,領基督教聯軍,與默拉德〔Mourad Ier〕所率鄂圖曼軍,戰於科索沃〔Kosovo〕,戰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